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熊国华

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熊国华

ID:32713355

大小:59.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4

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熊国华_第1页
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熊国华_第2页
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熊国华_第3页
资源描述:

《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熊国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熊国华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泱泱诗国,历代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伟大的诗人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诗歌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小学语文新教材都增加了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所占的分量。我以为要提高诗歌教学的水平,首先要更新诗歌教学观念,拓展诗歌教学的新视野。一、从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看诗歌教学中国历来就十分重视所谓“诗教”,把诗歌作为幼儿启蒙和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教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2、孔子就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而且还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指出了诗歌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是读着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长大的。我们不能设想中华民族没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伟大诗人。历代优秀诗歌,对于培养我们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

3、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大主题。国际政治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诗歌在语文课中,属于一种最精致、纯粹、优美的文体,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

4、味,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因此,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尤其是古诗文,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国学修养和学问功底。诗歌是人类社会高品位的精神产品,一种高级的最具原创性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灵魂的探险,需要敏锐的感受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最能体现创新思维和写作实践能力。诗歌创作的过程,是灵魂的颤栗、生命的疼痛和智慧的挖掘的过程,常常伴随一种死而复生的快感和审美创造的愉悦。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因此

5、,我们要从提高整个民族国民素质的高度来看待诗歌教学,从根本上转变仅仅把诗歌教学当作读几首诗词以应付考试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把诗歌教学从一般性的语文教学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诗歌教学的创新功能和实践功能,对素质教育起到应有的推进作用。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诗歌教学3在文学活动中,作品、作家、世界、读者是构成文学的四种基本要素。长期以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主要侧重于作家、作品的介绍,以及作家、作品与世界的关系,在涉及读者时,则仅仅注意到作品对读者的教育作用,而对读者(学生)是否接受作品或在什么程度上接受和理解作品,是不够重视的。接受美学认

6、为,作家写出了作品只是完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部分,作品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读者阅读和接受作品的时候,作品和作家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否则只是一堆废纸。读者的阅读与接受在文学活动中,有着与作家、作品同样重要的地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接受美学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在德国的一个美学流派,其创立者是以姚斯、伊瑟尔为首的“康斯坦茨学派”。接受美学的基本主张,在姚斯的《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和伊瑟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有较系统的阐述。姚斯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研究接受问题的,他认为文学作品的效果和意义取决于文

7、本在读者阅读经验中具体化的实现过程。伊瑟尔则从具体的阅读活动入手,强调文本与读者在阅读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方面,“作品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另一方面,“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诠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19世纪末以前的文学作品,一般结构比较清楚,意旨相对明确,读者的任务主要是理解和认识作者的意图和文本中所体现的意义,发挥的

8、作用比较有限。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派文学,其文本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读者需要调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