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

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

ID:32715457

大小:60.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_第1页
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_第2页
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_第3页
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_第4页
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盟国际贸易论文范文:谈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世界大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贸易传导机制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以1985—2006年中国实际GDP、东盟六国实际GDP和中国与东盟六国双边贸易额数据为基础,构建变量,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波动的贸易传导机制给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协动性,中国与东盟六国的双边贸易强度对双边经济协动有大小一样的积极影响,且二者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关键词]经济周期贸易传导机制面板数据: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058-07引言此次

2、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的运转陷入低谷。IMF在2008年10月份的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估计由此前3月份发布的3.9%调到3.7%,调低了0.2个百分点。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大的经济体经济低迷已经影响到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前三季度,从国别看,我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12.7个百分点;8月、9月份对欧盟出口增速也由前7个月累计27.1%分别回落到22%和20.8%。从产品看,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服装前三

3、季度出口增长1.8%,玩具增长3.7%,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21.2和16.3个百分点。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额却还是上升的,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196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尽管有多种原因可以说明中国与主要经济低迷的贸易伙伴国贸易额增速减少而总体贸易额增速势头良好的情况,但中国与新兴国家贸易快速增长所起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2008年我国对东盟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3.9%,其中出口增长了20.7%,高于同期对欧盟的19.5%的增长。在中国对外贸易中表现出愈来愈重要地位的新兴国家经济波动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

4、重点内容。因此本文拟以东盟六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为观察对象,以1985-2006年中国实际GDP、六国实际GDP和中国与六国双边贸易额数据为基础,构建变量,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经济波动的贸易传导机制给了分析。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变量建构和模型建立,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论及其扩展。文献综述对世界经济波动的贸易传导机制分析较少启往往局限于大国或重要的区域经济体内。欧元区统一货币的实施,更加引起人们对这一理由的关注。因为换来成员国之间贸易增加的统一货币的实施是以牺牲成员国独立的货币政策为代

5、价的,这在经济周期波动协动性很差的成员国表现得更是明显。对什么在决定着这种经济波动协动性的探讨也更多地是从贸易的视角分析。如Frankel和Rose(1997)在理论上分析认为货币统一创造贸易,而贸易反过来又提高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l]Fatds(1997)>FrankelRose(1998)>Clark和Wincoop(2001)以工业国家为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较高的贸易结合度确实导致较高的经济波动协动。但是有学者对以工业国家得出的结果是否适合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质疑。早些时候,Krugman(1991)就认为经济周期协动对贸易结合程度的反应可能取决于不同

6、国家间生产结构的差异等因素,[2]后来Fidrmuc(2002).[3]Grubenetal(2002)[4]和Imbs(2004)[5]认为产业内贸易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CesarCalderon(2007)最近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协动分别对工业国家间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结合程度的不同反应是可以从专业分工模式和双边贸易得到解释的。[6]尽管国外关于中国与地区经济体之间贸易对双边经济协动的考察较少,但在临近研究领域内已有国内学者给予关注,但这是一个逐步切入正题的过程。起初的研究主要是在考察区域经济周期存在性的同时力图立足于区域体内给出形成周期的理由,如薛敬孝(

7、2001)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周期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期性和离散的倾向并进而给出了解释。[7]张兵(2002)考察发现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具有同期性,并把同期性原因归为域内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等因素。[8]杜群阳等(2005)以东亚十国为样本,利用聚类分析发现在1970—2004年间东亚经济周期存在,NIEs、ASEANs等次区域经济周期也存在,并发现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关联度逐渐加强等结论,在分析经济周期存在理由时已把产业内贸易作为一个因素考虑进去。[9]王悦(2007)则完全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分析东亚经济周期同步性,不仅验证了东亚地区经济周期同步

8、性的存在,还证明了东亚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