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需要管理伦理与道德

现代企业需要管理伦理与道德

ID:32716364

大小:54.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现代企业需要管理伦理与道德_第1页
现代企业需要管理伦理与道德_第2页
现代企业需要管理伦理与道德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需要管理伦理与道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企业需要管理伦理与道德姓名:张照寒学号:1213480404摘要:现代企业的发展靠两个动力,一是经济的“最强的动力”,二是伦理的“最好的动力”。将“最强的动力”与“最好的动力”相协调,在互动中建立“冲动体系”和“人文力体系”企业管理一方面透过伦理道德建立个体与组织统一的内部伦理关系,另一方面藉此建立企业与社会相统一的外部伦理关系,同时还透过伦理道德的有效合理运作,建立企业的人文力体系,从而形成企业的伦理道德或企业运行的“经济气质”,从而构筑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精神”。这样一个依靠管理伦理与道德的企业才能取得好的发展。关键词:企业管理伦理与道德

2、经营一.企业管理伦理与道德的含义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简而言之,伦理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人是群居性动物,但根据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人类经历了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类具有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于是如何协调群体性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伦理。“伦理”便是关于“伦”的理性和原理。所谓道德,就是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按照德国古典哲

3、学家黑格尔的一句话说,“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如果说“伦理”是人在所处共同体中所应该遵循的做事原理,那么“道德”便是人走出思维与意识,升华为意识和行动,有了追求,得了道。所以,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例如说,当一个学生身处一个研究小组时,他此时作为一个“组织人”,伦理会要求他应该和其他组员一起为了达成他们共同的学术目标而努力,这时他是靠身为组织成员的思维与意识而行动,只是在尽本分。但是道德,会使他不仅能够完成自己在组内的本分,还能更上一层楼,靠着自己的意识为组织做贡献。通过上述例子发现,伦理促使人尽本分,而道德造就组织的精神统一性,使共同体成员达

4、到“同心同德”。同样,在企业管理中,个体与共体的善的价值追求,表现为两大基本结构,及企业内部的个体与组织的关系;以及企业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两大结构分别形成企业内部伦理和外部伦理。因此形成了管理道德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如何协调好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统一。二.为何需要管理伦理与道德首先,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讨论。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阐述了一个主要观点:“社会秩序来源于共同的原始、朴素的约定”。他认为,当自然状态中,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人类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集合并形成力量的总和来克服

5、生存的阻力。“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主权者是尽可能包括最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共同体中的约定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有了这个契约,人类就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从本能状态进入道德和公义状态。且不说这观点对于社会秩序的构架意义如何,

6、但对于企业管理来讲,似乎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例如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的合作工厂,与在美国工人有同样技术、经验和工作时间的中国工人,每天生产着数不清的苹果手机,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钱去买一部自己生产的产品,更不用说他们所享受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医疗保障等等,很有可能比美国工人更少。但这些行为通常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视为正常至少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这种道德观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能够大幅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不道德地增加企业利润。契约论的道德观具有深刻的局限性,可以看做是单纯地各种利益博弈的结果,

7、与合理性无关。但是很多东西例如家庭、婚姻,都是不可以用利益衡量的。若想协调好企业的内部伦理和外部伦理,用这样的道德观来管理也是显然行不通的。实际上,这是不合乎道德的管理方式。这样管理造成了不平等,正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所论述的第二种人类不平等:“某些人由于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某种特权”。另外,一般认为企业需要良好的管理伦理和道德,是因为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树立好的道德形象,好的道德形象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样的观点最后会造成企业的伪道德,说白了就是作秀。根据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组织性有三要素:共同的目的;协作的愿望;信息的沟通

8、。显然,三要素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前两个要素都与伦理道德有关。有效的经济组织不仅要在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目的,还要在主观上达成共识,并由此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