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ID:32720000

大小:117.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5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必修)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B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是哲学家们对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2.回顾上个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

2、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B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3.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C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③思维能否产生理论的问题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两大阵营。A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3、物主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思维和存在5.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D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6.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B①贝克莱:“心外无物”。②王夫之:“气者,理之依”③苟子:“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④王守仁:“人的灵明(心)是天地鬼神的主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2012年1月2日以来,南方部分地区遭遇冰雪灾害,

4、国务院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A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8.近年来,中国外交在“和谐理念”、“和平崛起”、“包容性增长”的指导下,取得了被国际舆论称之为“改变全球力量对比"、“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成果。

5、这体现的哲理是:C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B.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正确的意识有时候也可以决定物质9.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港以东发生9.0级地震,尽管日本是世界上抗震和防震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但这次地震仍给日本造成了自二战以后的最大损失。下列古语中蕴含的哲理最能反映上述材料的是:BA.静即含动,动不含静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智者千虑,必有一失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10.下列诗句中,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包含同一哲理的是:BA.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

6、发挥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决定是在充分分析研究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据此回答11-12题。11.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一材料说明:C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存贷款基准利率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从唯物论角度来说是:CA.联系普遍

7、性的体现          B.发展普遍性的体现C.运动绝对性的体现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13.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国强民富”,是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认识的新发展。这一探讨历程表明:C①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深入而不断丰富②事物现象是复杂多变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总有一个过程③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8、历史地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