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

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

ID:32720603

大小:61.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5

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_第1页
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_第2页
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_第3页
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_第4页
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萧红创作中的悲剧意识摘要:在萧红的作品里,描绘出一幅幅旧中国北方大地上农民日常生活画面,看似平淡地日常叙事,但在这平淡的生活背后却是作者心中痛彻心扉的悲剧体验:个体对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无知与麻木,对爱情的漠视与蹂躏。通过对这一系列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的深刻剖析,作者真切的描绘出当时女性的生存悲剧,从而给古老沉闷的封建制男权社会以猛烈的抨击。关键词:萧红女性生存状态两性关系0引言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和女性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女性文学,受到她启发与影响的女性作家日益增多。在萧红的作品里,描绘出一幅幅旧中国北方大地上

2、农民日常生活画面,看似平淡地日常叙事,但在这平淡的生活背后却是作者心中痛彻心扉的悲剧体验:个体对生命存在及其意义的无知与麻木,对爱情的漠视与蹂躏。通过对这一系列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的深刻剖析,作者真切的描绘出当时女性的生存悲剧,从而给古老沉闷的封建制男权社会以猛烈的抨击。同时,萧红所开创的独特的“萧红体”叙事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作家。以“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为宗旨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夏志清先生,他曾对自己之前未能发现萧红小说的艺术价值而后悔不已,认为“未把《生死场》、《呼兰河传》加以评论,实在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他曾公开宣

3、称:“我相信萧红的书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1悲剧意识的形成五四时期西风东渐,个人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国人个人独立意识和自我主体意识增强,开始关注个人价值,主张个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独立自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成为五四时代的人格发展目标。然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禁锢了个人思想的自由发展,使国民大众丧失了个体的主体意识,所以五四作家开始批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奴性心理和从众心理。萧红通过他的作品深刻的批判了国民,尤其是女性的病态依附心理,并深刻剖析和解构了造成女性悲剧性生存的原因——封建制下的男权社会。萧红是五四时期的觉醒者也是当时社会的叛逆者,但仅

4、凭她一人之力无力与现实社会相抗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萧红的生命充满了悲剧色彩。萧红认为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她一次又一次的飞蛾扑火似得追求自己的理想爱情,但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幸的人生造就了她强烈的悲观女性意识。女性意识及自我意识的觉醒,意味着自我开始从群体中分离出来,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及对女性的贤良淑德要求相背离,萧红像大多数精神的觉醒者一样在精神上处于一种异化者的地位,个人人生的失望与理想生活的矛盾,物质和精神的多重危机使萧红感到彻骨的悲观寂寞。2悲剧意识在作品中的反映2.1女性生存状态的描述萧红的作品描写和赞美了女性身上温柔、贤淑的气质,同时也自觉的

5、担负起“还女性以真相”的任务,注重描写当时社会背景下底层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她作品中的女性往往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被剥夺,她们没有办法主宰自己的生育和生死,她们一辈子没有得到过真爱,在情感上是即贫乏又麻木的,在形象上是集体性的卑下、空洞、无助。同时萧红也意识到了中国妇女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奴性心理和愚昧气质,并对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书写和深刻的批判。萧红的小说充满了对女性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切关注及对被封建礼教异化为男性奴隶的女性命运的忧愤,为以后的时代见证了一份女性的存在与经验。2.2两性关系的探索萧红毕竟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的旧中国,父权思想根深蒂固,在“两千年的历史盲点中

6、,女性这一位置上的主体根本是空无和缺乏的,父法的统治根本上扼杀了女人从俄狄浦斯的女儿阶段向性别归属的女性阶段发展的可能性,又以自己唯一性阉割了母亲,使“那个对她成长为性别主体至关重要的,相应于父的同性双亲位置上空无一人,既没有一个可以认同效法的理想之母”,从而造成了女性成长中的“结构性空白”,这一空白是“致命的,不可逾越的,即使女性的经验可以从历史的废墟中挖掘出来,即使女性受压迫的事实可以被完整的暴露在阳光下,但作为性别主体的女性自我生成却不能无中生有”,因而萧红的女性主体意识没有那么深刻完善。萧红的一生虽“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向,做永恒的憧憬和追求”,然而长期生活在家庭

7、庇护之下的萧红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社会的竞争,涉世未深的她宛如一只惊弓之鸟四处碰壁。一次又一次的追爱之旅带给萧红的不是幸福,是无尽的苦痛和折磨,所以萧红以近乎残忍的笔调来描绘两性关系,无情地打碎了人们对爱情的全部幻想,“爱在萧红作品里都是毁灭性的”,她的文本创作却几乎可以称作是一个“无爱”的世界。《后花园》中的冯二成子眼看着心爱的姑娘出嫁却没有任何积极的反映;《小城三月》中翠姨悲戚、胆怯的暗恋着并最终忧郁而终;《叶子》中莺表哥与叶子两情相悦,却始终也无法摆脱那一道屏障,最终遗憾的死去。在萧红的小说中,爱情总是与残缺、凄苦、怯懦相随;婚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