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ID:32722093

大小:55.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1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2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3页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4页
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供了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创设学生熟

2、悉的生活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新教材增加了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请看以下5个教学案例:1、一年级上册教材的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大胆地将体育课中地热身活动引入到数学课中,首先带领学生一起说唱数字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称钩力气大,6像哨子呜呜叫,7像镰刀割小麦,8像一个葫芦娃,9像饭勺盛饭菜,0像一个大西瓜。

3、”就这样孩子们在欢快地音乐中一边唱着一边复习了0—9这10个数字。孩子兴趣高昂,课堂气氛活跃。2、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又将电视节目中的“幸运52”引入课堂,在孩子们猜布绒玩具小山羊、天线宝宝,饮料鲜橙多,小食品薯片的时候,了解孩子们对物品价格掌握的情况,把孩子们带入到数学学习中来。3、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这一节课也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票按号就坐,学生在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组第几个,坐好座位后会很好奇地看看前后左右都是谁。所以这一节课

4、学生们的兴趣也很浓厚。第7页“布置房间”这一题,我根据素材,把这幅图设计成活动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摆放,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怎样布置的房间,在这里既使学生明确了方位,又体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4、还有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用课件演示游乐场的情境图,在音乐声中将学生带到了游乐场,适时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5、例如在教学《左右》时,我出示了一组小动物赛跑图。依次为:小鹿、小松鼠、小兔、小乌龟、小蜗牛。我问学生:谁能说说小松鼠的位置?(生

5、A:小松鼠在小鹿的右边。)(这时生B又有了新想法:小松鼠在小兔的左边。)我马上追问道:“小松鼠没有动,为什么你们一会儿说它在右边,一会儿说它在左边?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一时愣住了,但同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讨论交流,终于悟出了关键所在:“跟谁比”。即由于参照物的不同,前后顺序就具有相对性。二、在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中,感受数学的美4“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打

6、开实验教材,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美丽的童话内容,如一年级上册的第6、7页小兔盖房子,第14、15页野生动物园,一年级下册第20页热闹的小河边,第41页小熊的一家,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里也包含了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欣赏这些有趣、美丽的画面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去创作画,从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一年级下学期讲过“找规律”这一单元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画画的任务,要求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画出一幅画,要体现出有规律的美,并且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7、第二天,我发现学生的能力真的是不可低估,《金色的秋天》中向日葵在阳光下有规律地昂首而立,《丰收的果园》中一棵棵苹果树、梨树像哨兵似的排列着,河里的小鱼俏皮地吐着水泡也是那么的有规律……这些都证明孩子已经有了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比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地一个小故事,角爷爷的生日到了他要请角家族的客人,可是来了许多客人都说自己是角家族中的成员,请同学帮助角爷爷判断,同学们兴趣高昂,非常顺利地找到了角并说明了原因,后来我有设计了角兄弟吵架地故事,通过操作帮助学生

8、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地长短无关。三、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教材编排了一些数学游戏:如一年级上册第13页的“比长短”,第19页的“猜数”,一年级下册第44页的“估一估,猜一猜”,等等。一年级上册第13页的“比长短”,通过猜铅笔的长短,使学生明白在比长短时,要注意各种不同的情况。教学第19页的“猜数”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个玻璃球,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