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ID:32732843

大小:55.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1页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2页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3页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4页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g皿文』h年论“:学皿教320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岳西县五河中心学校刘和生2450375根据粗略统计,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涉及历史人物600余人。历史课标规定教学重点人物中国史部分约130人,世界史约70人,总共200余人,这200多人是历史人物教学重点。面对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他们在历史的大舞台上,都进行不同的表演,成败兴亡各有千秋,那么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功过是非评价呢?一、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历史人物的评价,在历史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成为历史研究的一项永恒主题,但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马克思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

2、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这两条基本原则上是互相关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把历史人物置于时代的条件之下,对他们的功过是非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既不能把他们看得完美无缺,又不能过分苛求于前人。例如:评价南唐后主李煜,在政治方面,他是个昏庸无能,沉迷酒色,丧权失国的昏君;但在文学艺术方面,他又是个才华横溢,造诣深湛,成就卓著的才子。其不朽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后世的诗歌影响深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坚持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要求把历史人物同他所属的阶级

3、联系起来加以评价,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其主要线索,勾画出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背景和轮廓。阶级分析不仅要看到历史人物所属的阶级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地位,而且要看历史人物的活动代表了他的阶级哪一种倾向,也就是说阶级分析应当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例如:评价林肯,领导南北战争,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总统;他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代表,他的目的还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二、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目前,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各异,争论较多,一时难以统一,但我们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应该是

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综合考察历史人物的全部活动,看其对当时社会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和历史进步起了推动作用还是起了阻碍作用。起推动作用者即予以肯定,起阻碍作用者即予否定,如果两者兼而有之,则应分别情况予以恰如其分的判定。例如: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不愧为民族英雄;参与洋务运动,创办福州船政局,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充当了清政府的刽子手。三、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首先,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都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联系着。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

5、不是苛求于古人,就是把古人现代化。例如:以评价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和地位来说,只有我们面对历史事实,具体分析时代的要求,才会看到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代替分封制,政治经济统一代替诸侯战乱纷争的时代要求,为秦始皇提供了他施展雄才大略的历史舞台,为他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历史作为提供了历史根据,历史肯定他顺应历史发展所迈出的步伐。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其次,具体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每个杰出的历史人物都为历史的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立过功劳的,但也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出现了对他们的功劳与过错的评价问题。例如:秦始

6、皇在我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制集权国家,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等促进了我国历史的发展。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他“好大喜功”、''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政,残酷地迫害了劳动人民。如果只讲一面就功过不分失之片面。应既讲功劳的一面,又讲过错的一面,而且对他的功过大小应作出科学的历史分析。要想正确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就要对他们进行全面考察,尽可能详尽地分析一生全过程,把握其思想变化的各个环节,如实地再现他们。如列宁评价普列汉诺夫时,既充分肯定了他前期的杰出贡献,同时又尖锐地批判了他后期的罪恶行径。他前期对马克思主义的

7、宣传做过重要贡献,但后期却堕落为机会主义者,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又如汪精卫并不是天生的汉奸、卖国贼,他早年曾致力于反清革命,是孙中山的股肱。他在狱中也曾吟诗道:“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鬼,不负少年头”,何等壮怀激烈!恰恰正是这个反清斗士,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却认贼作父,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四、历史人物评价与学术争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少问题史学界尚存在争论,教师讲授时必须注意,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除了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外,教师一般不要离开教材的基本观点,而另去采取新的"一家之说”,以免使学生在认识上造成混乱。如目前史学界对李鸿章的

8、评价就有两种意见分歧:一种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带头人,并且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另一种认为对李鸿章不同活动应作不同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