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同步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同步测试

ID:32760276

大小:60.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5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同步测试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同步测试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同步测试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同步测试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同步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同步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來觅襦,小儿來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2.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A.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B.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C.官营生产的管理严格D.国家注重垄断市场经营3.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屮国人。中

2、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八•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世界影响巨大,先后代表中华文明的手工业产品是()A.铁器和瓷器B.青铜器和铁器C.丝绸和瓷器D.丝绸和青铜器5.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6.明朝时嘉兴石门

3、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B.当地小农经营模式发达1.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來骥往的街道上,随处对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烟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何吋()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2.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3.就“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

4、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A.秦汉时期出现了原始瓷器B.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宋代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D.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4.“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中国古代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举措。如西汉实行盐铁官营,严禁私人盲目开采;《唐律》明确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北宋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这些举拾说明()①建设“美丽屮国”是历代王朝追求的目标②对重要资源实行国家管控有利于环境保护③加强区域合作是保护坏境的必要手段④立法和行政管理应是保护环境的有效举措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景德镇陶

5、录》记:“唐武德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屮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徳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fTl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封建白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6、2.宋代的蚕桑生产区域遍布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但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已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这说明长江流域()A.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B.民众丝纺织积极性较高C.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3.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fTl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封建白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

7、.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4.据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坏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赢,得八、九板则缩。”材料蕴涵的历史信息有()①生产规模大②生产分工明确③产品以出售赢利为目的④采用雇工经营九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手工业发展水

8、平世界领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