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随堂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随堂测试

ID:32764213

大小:82.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随堂测试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随堂测试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随堂测试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随堂测试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随堂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22秦国的崛起随堂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自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是代表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2、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其实质是()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4

2、、纵观古今屮外的改革,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最突出的相同点是()A.都重视农工商业的发展B.都釆取了111庸立场C.都沉重打击了旧势力D.都有一定的民主色彩5、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①发展封建经济②打击旧贵族的势力③刺激宗室成员立军功的欲望④强化对基层的管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商鞅正式变法前夕,发布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的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來搬动。商鞅又岀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

3、(当吋的黄金指的是黄铜)。可见商鞅()A.十分重视金钱在变法中的作用B.认识到官民对变法执行力的重要性C.希望变法获得各个阶层的支持D.极力树立自己在秦国官民中的威信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推进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是()A.明确规定成年男子与父母分居B.奖励军功C.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D.燔诗书而明法令8、《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Z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反映出A、簡鞅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B、土地私有制加速了贫富分化C、汉朝政府积极推行商鞅Z法D、阶级分化的根源是土地兼并9、商鞅

4、变法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有利于()①打击旧贵族的特权②强化对基层的管理③发展封建经济④提高军队的战斗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民勇A.确立了封建统治秩序B.增加了秦国争霸实力10、据史书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材料最能说明商鞅变法()C.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11、商鞅在《商君书.说民》中指出:“故贫者益之以刑,则富;富者损之以赏,则贫。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商鞅主要意在强调()A.人民富裕有利于国家稳定B.抑制商业发展的合理性C.统治者应以严刑峻法治国D.维持贫

5、富均衡的重要性12、商鞍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鞍这一规定()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B.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C.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D.商鞍对贵族决不妥协13、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将四千多年以来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Z间”。下列最能说明“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变法时的史实是()九“燔诗书”,明法令B.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D.废井[□,开阡陌14、一位当代历史学者讨论历史上“焚书”事件!II现的吋I'可,指出:根据《韩作

6、子•和氏篇》记载,当局为了推行变法,下令“燔《诗沢《书》并修明法令”,以打击儒家的复古思想。当局还下令禁止任何人透过关系请托,更禁止游说求官的行为。我们如何理解史家讨论的主题()A.文中提及打击儒家复古思想,点出此为晋文公成就霸业时B.史家引用《韩非子》,欲说明商鞅吋期已有燔烧书籍之举C.文中讨论焚书、坑儒之事,用以证明这应是秦始皇的作为D.史家谈及修明法令,属于变法改制,应是要检讨王莽新政15、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耍原因是()A.变法遭到了I口贵族的强烈反对B.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D.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6、商鞅变法法

7、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项规定不利于()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C.促进工商业的发展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17、商鞅推行县制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都具有()C.监察制度改革的性质D.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性质18、《史记?商君列传》载:“簡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簡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