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ID:32801572

大小:55.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_第1页
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_第2页
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_第3页
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刘璐(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70)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022-01摘要:心理素质一般来说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和品质,它是心理健康的内在条件之一。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既是学牛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高职学牛今后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在对学牛施教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牛心理素质的培养。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牛,既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职业能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

2、人才。关键词:高职学牛;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心理素质一般来说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和品质,它是心理健康的内在条件之一。目前,社会节奏变化迅速,生存、就业等各方面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培养高职学牛的心理健康素质既是学牛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高职学牛今后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教育的最根木职能是培养人,而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素质和较高的职业能力的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任务和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我们在对学牛施教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牛心理素质的培养。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牛,既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乂

3、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职业能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用人才。一、高职学牛心理素质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牛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发牛的变化,作为高职学生,他们毕业后将投身于社会,直接面对很多社会复杂问题,将要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荷。帮助学牛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我们高职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11年,本人走访了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对近50位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是健康的,能够正确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关系,具有一定

4、的抗挫折能力。但其中也存在着如下方面问题。1•个人定位不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一些高职学生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和自卑心理。看不到自身的优势,用自身的短处比普专生的长处,而产生自卑显得孤僻。当他们在学习生活择业中遭受挫折并感到无能为力时,往往表现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2•入学心态失衡。高职学生多数是在应试教育中的失败者居多,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自卑感较强,出于无奈才进入高职的校门。因此,与其他大学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和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相

5、当缺乏。3•家庭教育缺失。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父母亲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教养方式存在着缺陷,而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加之录入我校高职生大多来自远郊区县,使学生在心理包容方面显得有些先天不足。二、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既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职业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高职心理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改变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学生个性品质的良性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心理素质培养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

6、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合理安排有针对性设置心理素质培养的活动内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以及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根据学生特点和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教

7、学、咨询、辅导和援助。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组织行之有效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智能,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构建。例如:设立班级心理委员,首先是通过学生自荐,在学生自荐基础上班主任进行筛选,并具备如下条件:要对心理学感兴趣,在学生中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热心班级工作,具有服务意识,为人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对学生进行自尊、自强、自信心理素质的培养。以爱心排除学生的失落感,激发学生自尊、自强、自信心理的养成心理学认为:“自尊心是

8、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他不但表现对个人的自我尊重,而且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自尊心可以成为个人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