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潭公园管理创新典型案例

玉渊潭公园管理创新典型案例

ID:32804737

大小:63.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玉渊潭公园管理创新典型案例_第1页
玉渊潭公园管理创新典型案例_第2页
玉渊潭公园管理创新典型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玉渊潭公园管理创新典型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渊潭公园管理创新典型案例文化活动管理模式创新连续24届樱花节的成功举办,在管理经验不断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玉渊潭公年第23届樱花节运行新的管理模式一一网格化管理。按照"想到最复杂,做到最完善”的工作要求,公园成立由党政领导双挂帅的活动指挥部,对全园整体工作负总责;下设七个分指挥部对本区域综合管理负全责;选调专门力量组建活动办公室,同时成立安全秩序管理组、林绿化管理组、经营服务管理组、工程管理组、接待服务组、秘书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八个职能组,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协调指挥体系。活动前,多次召开樱花节工

2、作动员大会,多次在科队级干部例会上进行再动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出要求,改进落实。活动中,公园领导靠前指挥做表率,随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每天召集职能组负责人沟通活动情况,梳理出现的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各职能组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整改完善。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践证明,领导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运行,为保障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玉和舫”起航满足高端接待服务玉渊潭公园水面开阔,水上项目亟待开发。为整合资源,创新水上活动项目,2011年,制作完成大型画舫一“玉和舫”,为打造高端的水上观景

3、平台奠定基础。画舫长20.6米,宽5米,船体面积103平方米,目前已进入试航阶段。小木屋经营经济模式创新为丰富公园游览内容,活跃公园文化氛围,弥补公园服务设施、游乐设施的欠缺,实施小木屋经营模式。小木屋以避雨观景长廊和避雨景亭形式建成,并将以其为载体,持续开发书屋、美食屋、购物屋、休闲屋、娱乐屋、主题屋等多类型公园小木屋。目前,已在公园西湖南岸、樱花园等处建成小木屋4座,未来有望形成环湖经营模式,在提高游览服务水平的同时彰显经济效益。文化发展创新历时近两年时间,工作人员先后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及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

4、等地查阅大量史实资料,梳理公园历史文化脉络,筛选布展文字、实物内容,经过多方探讨,几易展陈方案,玉渊潭公园历史文化传承展于2012年8月开展。展览以历史沿革为主线,以水文化为脉络、以古钓鱼台为历史依托、以“和”为文化精髓,展出"天生佳地人文荟萃”、“理水成园泽被后世”、“以樱为使和聚八方”、“玉和集樱再创辉煌”四个部分,并通过200余幅图片,10余类古籍文献,33件实物,系统再现了八百年来古钓鱼台及玉渊潭地域的起源和历史变迁。社会化管理创新玉渊潭公园于2011年开始正式运行清扫保洁社会化管理模式,与社会保洁公司签订协议,由公

5、司完成公园内保洁任务,公园建立监管层实施监督管理。通过保洁社会化管理模式,提高保洁技术含量和保洁质量,实现保洁清扫车每日清晨4点开始清扫、开园前完成大面积清扫,开园后采取人工随时保洁、丢掉大扫把的方式,保洁质量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园容环境更加清新、整洁、美观。科学规划、景观建设创新为了全面提升公园东北部的园林景观水平,满足四个服务的需要,公园对东北部进行了鱼跃泉鸣景区设计和改造。该工程建设规模近1.7万平方米,受到军委首长及北京市政府的关注和指导,施工过程中公全面贯彻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求,确保了工程施工在不断变化调整中有序

6、进行。目前景区建设初具规模,完成地形堆筑整理及土方工程8000余立方米,道路铺装800余平方米,溪流垫层浇筑1300余平方米,防水毯敷设4320余平方米,驳岸砌筑541延米,景石码放1200余吨,移种各类乔灌木2172株,草坪地被8000多平方米;铺设各类管线3000余延米,木平台170平方米。该工程既提升了公园自然清新、幽静舒适的环境景观,又满足了四个服务的要求。工程的实施,彻底改变了公园东北部景区的环境质量,提升了公园服务中央、服务市民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