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中医保健营养治疗

病毒性肝炎中医保健营养治疗

ID:32805427

大小:55.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病毒性肝炎中医保健营养治疗_第1页
病毒性肝炎中医保健营养治疗_第2页
病毒性肝炎中医保健营养治疗_第3页
病毒性肝炎中医保健营养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病毒性肝炎中医保健营养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毒性肝炎中医保健营养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中医保健营养治疗。方法:从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慢性肝病的治疗两方面进行论述。结果:提出了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思路。结论:当务之急应对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的、临床疗效显著的方药,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运用规范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中医【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42-02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目前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肝5型,临床上最常见的为乙型病毒性肝炎[1]。全球60亿人口中,约1/2人口生活

2、在HBV高流行区[2],约20亿人证明有HBV感染,3-4亿人为HBV慢性感染,其中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前10位疾病死因中乙肝占第7位,每年因乙肝死亡约75万例。1中医对病毒性肝炎(乙型)病因病机的认识虽然病毒性肝炎发生与发展的病机较为复杂,并且随着遗传、体质、生活、饮食、情绪、心理的不同而临床表现多样,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有其独特的规律与特征。因此,应从中医学角度,依照中医学藏象学说与整体观念理论去认识、解释病毒性肝炎病变的规律与全过程,有的放矢地去辨证施治,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继承、充实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以适应现代治疗

3、疾病的需要。1.1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按照中医学的“三因致病”理论,乙型病毒性肝病病因既不属于外感六淫,亦不符合内伤七情。乙肝具有传染性,但无明显流行性,发病既不同于温热病的卫气营血的传变,亦不同于湿温病的上、中、下三焦的传变。但乙肝的发病确实有由气及血、由阳及阴、由中焦到下焦,甚至耗血、动血的演变过程。因此,可以说是属于广义的“温病”范畴。其病因符合吴又可《瘟疫论》中“杂气”致病的范畴,指出“杂气为病最多",而六气致病有限,专究六气不论杂气,则不能全概括外感热病的致病原因。1.2乙型肝炎的疾病演变规律:我们认为病毒性肝炎是“杂气”致病的一种,而“杂气”致病

4、是物质性的。就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的疾病演变规律与临床特点而言,其“杂气”的性质属于湿毒,病位在肝脾,其总体病机为:素体脾虚、“杂气”入侵、湿毒为患、肝脾同病。且湿毒之邪久踞体内不去,病变由脾失运化、肝失疏泄发展为脾虚湿盛、肝热血瘀,最终转为湿毒炽盛、扰营人血。病久则脉络瘀阻、瘀血内生,以致气血、痰、湿互结于胁下。或影响水液代谢形成臓胀;或因气血无源生化、肝血不足、精血不化,以致肝肾阴虚或脾阳不足、肾阳衰微,以致脾肾阳虚。由此可见,整个病变的发展由气及血、由阳人阴、由中焦到下焦,同时"湿毒”之邪贯穿于疾病的始终[7]。2慢性肝病的治疗2.1注重辨证分析的

5、原则:中医学的理论核心[8]是辨证论治。对各类慢性肝病要四诊合参、综合分析,依据中医理论进行归纳判断,明确证型。发挥中医药治疗肝病的优势要从疾病的整体规律、个体特异以及临床症状、体征、舌脉来认真归纳,辨证分析,抓住病变的实质,以指导用药。2.2遵循慢性肝病的病机特点用药:因为肝脏是一个代谢与免疫器官,任何肝病的发生都存在着肝组织和肝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代谢与免疫功能的紊乱。目前,抗病毒、调节免疫及改善肝功能等药物的作用机理大都是相对单一的,要达到抗病毒、调节代谢、调节免疫的目的,需要药物的多靶点、多方位干预。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运用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进行辨证

6、施治的优势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中医药治疗时,禁用一些助湿生热、伤阴伐正、敛邪的药味,要顺应病机辨证用药,以对病变机体进行整体调治[9]。2.3顺应肝脾生理特性用药:肝喜疏畅条达恶郁滞、体阴用阳,脾喜燥恶湿。形成慢性肝病的病邪主要为痰热湿浊瘀毒,因此,选方用药必须避免应用助邪的药物,用药要尽量轻柔,要疏而不燥、化而不热、养而不敛。应清肝疏肝(青皮、郁金)、柔肝疏肝(当归、墨旱莲)、清肝解毒化湿(茵陈、败酱草、板蓝根)、健脾运湿渗湿(茯苓、苍术)、凉血活血(牡丹皮、赤芍)、养血活血(丹参、当归)、软坚散结(浙贝母、夏枯草、蛤酚粉)。参考文献:[1]中国中医药学会

7、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中医杂志,2010,33(5):39-40[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生化免疫指标关系的探讨•中医杂志,2009,30(2):30-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