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熊掌也可兼得

鱼熊掌也可兼得

ID:32813384

大小:3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6

鱼熊掌也可兼得_第1页
鱼熊掌也可兼得_第2页
鱼熊掌也可兼得_第3页
鱼熊掌也可兼得_第4页
鱼熊掌也可兼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熊掌也可兼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鱼与熊掌也能兼得——利益衡量能使审判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得益彰雷吉尔内容摘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存有冲突,审判作为司法活动的主要方式,它所作出的每一个裁判结果都会彰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审判的任务就是进行利益衡量,兼顾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巧妙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关键词:利益衡量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利益衡量,也就是法益衡量,是指法律所确认的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由法官确定其轻重并对冲突的利益进行的权衡与取舍活动。利益衡量作为一种法律解释方法源起于利益法学派的兴起,是20世纪60年代对概念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进行反思

2、与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是对规则主义的修正,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法学方法。该理论主张民事法律审判应当综合把握本案的实质,结合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关系作比较与衡量,作出本案当事人哪些方面的利益应当受保护的判断,然后再从法律规定中寻找依据,以便使结论正当化或合理化。利益衡量能兼顾审判的社会相关和法律效果,使审判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得益彰。一、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是鱼与熊掌,两者存有冲突...审判的法律效果主要是看审判者是否依法办案,能否真正实现法律的秩序

3、、效益、正义等价值。审判的社会效果,主要看审判机关所做出的裁判能否为社会接受,能否与一般人的看法,也即社会舆论相适调。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层面上来考察,审判的法律效果要注重于法律对具体行为的约束,要拘泥于法律条文本身的意义,要侧重于运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来推断当事人所争议的法律事实。审判的社会效果侧重于运用法的正义价值,来判断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实现法的秩序、自由和效益等价值。审判的社会效果更重视司法的社会意义和目的。因而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难免存在冲突。有这样两个的案例:2005年5月某日,达地水族乡乌空村村民王某(

4、水族)到山上砍柴,不巧遇到本村一妇女和一男子通奸。王某顿时变色,要求奸夫奸妇必须“挂红”(即付一定钱财给遇见者,以消除不吉利)。次日,奸夫即付钱给了王某,但奸妇拒绝付钱。于是王某扬言要秋后算帐。同年8月的一天夜里,奸妇家的一片快要抽穗的水稻被人乱棒打倒,不久,她家里的一头水牛又被投毒,险些死亡。奸妇的丈夫遂向派出所报案。经查均系王某所为。讯问中,王某坚持认为自己既然遇到奸情,已是十分不吉利,若通奸者再不“挂红”消除晦气,唯恐自己将来会遭厄运,让通奸男女出钱消灾,实属天经地义。但该妇女又偏不肯为此“挂红”,所以毁稻和毒牛是

5、正当之举,因而王某请求公安办案人员明情察理,为其讨还“公道”...。另外一个案例是发生在河南某县,有一教师抛弃了结发之妻,离婚后另娶豪门,其原配刘某经常去学校谩骂侮辱该教师。并要求有关机关要严惩该教师。从法律效果角度来看,王某和刘某都是违法的,对他们进行惩罚也是理所当然的,但从社会效果的角度来看,对他们的惩罚并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因为在一些人的眼中,“挂红”和对陈世美的讨伐是天道和正义。从这两个案例看出:由于思维方式和对公平正义的理念不同,法律人和一般的人对这案件的评价是不同的。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存在冲突的。二、鱼

6、与熊掌兼得,才能化解社会矛盾统筹兼顾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化解社会矛盾绝非仅仅是一个审判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司法理念和对法律价值的取舍问题,关系到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在上述案件中,王某已严重违反治安法律,王某要求通奸者“挂红”赔钱消灾的想法在法律人看来非常可笑,但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确有这样的习俗。考虑到此案事关当地传统风俗,王某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遂将其改为一般民间纠纷进行说理调解。在调解又照顾了双方的隐私权。此案调解后,双方平息,至今没有反复。这个案件如果按照国家治安法规处理,重视审判的法律效果而忽视审判的

7、社会效果,把人抓了,或责令损害赔偿,不考虑案件的民族背景,则可能导致案件“决”而未“结”,以致恩怨未了,埋下隐患。而刘某谩骂侮辱“陈世美”...,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认定她构成侮辱罪,判处她一年有期徒刑,后王某出狱后,以为自己比窦娥还冤,故而疯狂报复社会和陈世美,酿成一系列的血案,结果是悲惨的。换个角度来看,陈世美逍遥法外,而秦香莲却受惩罚,这样的判决社会无法接受,人们也质疑司法公正,司法机关虽依法办案,但忽视审判的社会效果,以致恩怨未了,激化了社会矛盾。从这两个案件的处理结果可看出:法院的审判工作要力求法律效果与社会

8、效果的统一,巧妙化解矛盾。我们不能忽视法律效果,置宪法法律而不顾,使人们的行为失出权威规范和准则的约束。但同样我们不能忽视审判的社会效果,不能不考虑审判机关所做出的裁判能否为社会接受,能否化解社会矛盾,能否维护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三、利益衡量能使审判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得益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民事审判中应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