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与比较

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与比较

ID:32823865

大小:57.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与比较_第1页
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与比较_第2页
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与比较_第3页
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与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与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与比较陈芳(江苏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224001)【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肱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治的护理观察。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96例根据单纯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经皮肱动脉穿刺途径或经皮股动脉途径完成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效果。结果解除绷带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穿刺部位止血效果达到I级、II级和III级的百分数分别为83.0%、14.9%、2.1%与89.8%、10.2%、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经肱动脉途径冠

2、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准备工作简单,术后止血效果好,患者舒适感增强,无严重并发症发牛,积极认真的护理干预是经皮肱动脉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肱动脉止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022-02经皮股动脉穿刺是冠心病介入诊治的经典途径,术后为防止穿刺处击血,患者需卧床24h,同时穿刺侧肢体需制动、局部需砂袋压迫。长时间的卧床会使患者感觉疲惫,全身不适,且带来诸多生活上的不便。经皮挠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手术解决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由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手术的问题。但由于

3、梯动脉直径细小,易痉挛或介入治疗后橈动脉闭塞等原因,经挠动脉途径穿刺成功率较低[1-2]o我科于2011年6月开始尝试经肱动脉穿刺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舒适感增加,并发症少,现将经皮肱动脉途径介入诊治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科确诊或拟诊为冠心病且决定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96例,年龄41〜81岁,平均(57±9)岁。其中男64例,女32例。单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23例,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术73例。1.2

4、方法入选患者根据单纯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经皮肱动脉穿刺途径完成介入诊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股动脉途径完成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效果。1.3止血效果判定止血绷带松解前后,穿刺部位无渗血、水肿形成,腿部/手部无明显疼痛、肿胀,评为止血效果I级;穿刺部位有少量渗血,血肿直径小于2cm,腿部/手部存在可耐受的疼痛、肿胀,但不需要垂新包扎,评为止血效果II级;穿刺部位有明显渗血、血肿直径大于2cm,腿部/手部存在不能耐受的疼痛、肿胀,需要重新包扎,评为止血效果III级。2手术前后护理2.1术前护理(1)做好入选患者各项术前常规检查与穿刺部位皮位准

5、备。(2)所有护理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患者病情特点和穿刺部位血管状况,了解介入治疗方法及其潜在危险性,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应急预案,制订详细而全面的护理措施。(3)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需至少提前一天进行卧床排便训练,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3-4]o2.2术后护理(1)对照组患者穿刺处加压包扎后,穿刺侧肢体制动并平卧24h,競关节保持伸直位8h,包扎局部砂袋压迫六小时,并协助患者卧床排便。介入诊治手术24h后,患者穿刺部位无不适反应,可解除加压包扎。⑵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经皮股动脉穿刺途径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

6、、穿刺处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痿和穿刺侧下肢血栓形成,其中以下肢血管血栓形成的后果最为严重⑸。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下肢温度变化、穿刺处有无血肿及皮下瘀血等,注意及吋调整穿刺处加压包扎的压力,防止因包扎过松导致出血或因包扎过紧导致下肢缺血,防止下肢血栓形成。穿刺部位24h内给予冷敷,减少渗血,如出现渗血或血肿,应及时加压包扎。如患者主诉穿刺侧下肢疼痛,要仔细检查患侧肢体,发现肢体皮肤颜色苍白、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弱或不能扪及,应警惕血栓形成,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3)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经皮肱动脉穿刺途径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出

7、血、穿刺处血肿和骨筋膜综合征的形成,其中骨筋膜综合征形成的后果最为严重⑹。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侧機动脉和/或尺动脉搏动、穿刺侧上肢温度变化、穿刺处有无血肿及皮下瘀血等,同样需注意及时调整穿刺处加压包扎的压力,防止因包扎过松导致出血或因包扎过紧导致上肢缺血,防止骨筋膜综合征的发生。如患者主诉穿刺侧上肢疼痛,特别需要仔细检查患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和动脉搏动,如岀现苍白、皮温低、远端动脉搏动弱或不能扪及,应警惕骨筋膜综合征形成,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术后24小吋以后,如果局部有皮肤瘀血可予热敷。3结果3.1止血效果。对照组47例解除绷带后穿刺部位止血效果达

8、到I级占83.0%,止血效果达到II级的占14.9%,止血效果达到III级的为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