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

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

ID:32825999

大小:55.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6

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_第1页
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_第2页
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_第3页
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_第4页
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习作指导策略四川省蓬安县龙蚕小学郑平邮编:637896电话:13980312093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学生而言,写作文难,写一篇好的作文更难。他们面对作文题目不知从何下笔,无话可说,即便是写出来,也是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对于教师而言,这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每次作文教学时,大多都是直接命题让学生自己习作,而不加以悉心指导和评改。虽然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习作呢?结合本人近二十年语文教学经历和学生

2、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实现乐于写作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源泉,是学生乐于写作的最好的催化剂。只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他们才真正喜欢上写作,写作也就不再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了。1、带领学生亲自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只有让学生走近生活,去亲身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写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来。否则,学生就会腹中空空,脑中无物,写出的习作也就空洞无物。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篇秋天的景色时,便带领学生到树林中,漫步在落叶

3、铺成的五彩缤纷的“地毯”上,去真切体验感受秋的韵味。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小河边,漫步在秋天的水边也有一番情趣。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宽阔的田野里欣赏金黄的麦浪,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必会活灵活现,具有真情实感了。2、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及资源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生搬硬套,毫无生机与活力,而且束缚了学生写作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尤其是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的使用,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在屏幕上再现真实的生活,让学生能够从各种感官感受

4、生活,从而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调动了积极性。接下来学生的写作,便会下笔如有神了。3、及时发现表扬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现在的学生好胜心和表现欲其实都很强,而且还尤其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作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学生乐于写作。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多多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片段、一句优美的句子,甚至一个恰当的词语,只要学生用得好用得妙,老师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获得成功后,自然会对写作多了一份兴趣,也就多了一份成功和喜悦。二、注重观察,加深真切体验观察就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

5、验周围的事物,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就是增加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细心地观察、冷静地思考、合理地想象,才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生动的文章来。观察其实是一种习惯,学生可以观察朝夕相处的亲人,团结友爱的同学,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美丽可爱的家乡景物等。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随机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让他们养成随机观察的习惯,使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不断增强,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在观察的时候就不能平均用力,而要有所侧重,抓住特

6、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这样,在考试中就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茫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做到有备无患。三、善于积累,充实写作素材平时学生写作时,眼睛呆呆地盯着题目,半天都写不出来一两句话,这是什么原因呢?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绝,内容充实有力。一是从平时的阅读中积累。我们所学的课文

7、有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如《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鹤群翔空》中的鹤群飞翔姿态的描写等。二是从日常的生活中积累。除了从书本中积累素材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各种奇特的自然现象,社会新闻,国际时事等等这都是极好的素材。三是通过写日记来积累。我让学生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在作文教学中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

8、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课上,如果我们对课内外那些结尾含蓄、耐人寻味的文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老舍的《小麻雀》一文过程中,于老师发现,这篇课文的结尾没有明写小麻雀的结局,而学生从上文了解小麻雀的悲惨遭遇后,感情上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