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ID:32827055

大小:56.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2.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3.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4.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重难点】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2.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3.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课时计划】1课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桶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口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

2、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來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写作背景: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來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來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编过《科幻世界》。代表作有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2016年,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1.基础知识⑴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砚(yan)蘸(

3、zhan)轻盈(ying)喧哗(xuanhua)驿道(yi)晶立(chti)翡fci翠蜿蜒wanyan⑵解释成语矗立:高耸地立着。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硕大:非常大、特别大。五彩斑斓: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口耀眼。1.整体感知走进文本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交流点拨】跃入江流,奔向大海。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交流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

4、、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三、精读课文,把握情感1.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交流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2.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交流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1.继续欣赏〃建

5、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交流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2.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合。具体体现在哪儿?【交流点拨】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四、品味语言,探究写法1.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

6、角度,从不同视角去描述丽江,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交流点拨】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像从玉龙雪山上飘下来的风,里面还夹着冰冷却动人的温柔。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的意味。2.从写景中,可体会作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交流点拨】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交流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全文纵观《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江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2.拓展延伸:写游记的"技巧点拨〃。【交流点

7、拨】最需:线索明朗清淅;最宜:只抓重点;最佳:突出感受;最美:语言灵动。【板书设计】一滴水经,过丽江风景画:丽江、玉龙雪山、玉河建筑画:四方街、宫殿、水车、小桥风俗画:赶路、放牧、经商、浇花自然美,无限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