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4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4

ID:32827244

大小:4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16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4_第1页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4_第2页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4_第3页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4_第4页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4_第5页
资源描述: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法律适用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法律适用作者:鱼峰区法院韦厚望  发布时间:2010-11-0911:23:50引  言由于大多数犯罪都涉及犯罪所得之物及其产生的收益,所以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这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相当多发,而另一方面这类犯罪的认定又存在着诸多的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在《刑法修正案( 六) 》对本罪进行修改后之后,关于本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更是有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摘要本文从通过对普通赃物犯罪 本质之重新审视,犯罪对象、行为之研究,犯罪主体的界定,明知的认定等方面入手

2、,解析刑法窝藏、转移、收购、销售、掩饰、隐瞒赃物罪的法律适用问题。关键词     普通赃物犯罪   本质    对象    行为     犯罪主体    明知一、普通赃物犯罪的本质...普通赃物犯罪,即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犯罪。如何理解普通赃物犯罪的本质(侵害的客体或法益),是确定本罪处罚范围的关键,特别是在《刑法修正案( 六) 》实施后扩大了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处罚范围,如何理解普通赃物罪的本质更显得尤其重要了。普通赃物犯罪侵害的本质在各国刑法理论中都是一个聚讼颇多的问题

3、,理论上一般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学说:事后从犯说、犯罪隐匿说、受益说、妨碍返还请求权说、违法状态维持说、折中说等几种。而我国刑法主要是根据其保护的客体来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我国刑法将普通赃物犯罪规定在第六章第二节,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妨害司法罪的范畴。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赃物犯罪的行为人窝藏、转移、收购或销售赃物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会使司法机关追缴赃物产生困难,难以及时查获案件,并且会因证据缺乏而难以对犯罪分子顺利起诉、正确定罪量刑,甚至可能导致刑事司法活动无法正常进行,这就为本犯逃避法律制裁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普通赃物犯罪行为能

4、够给社会造成的直接的、必然的危害。因此,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普通赃物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更准确地说是侵犯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活动。...笔者认为对于普通赃物犯罪的本质问题,我国刑法典和刑法理论是站在国家主义的角度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克服了其他理论的一些缺陷,能够扩大普通赃物犯罪的处罚范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样会不会无限的扩大处罚范围不利于刑法限定机能的发挥呢?如果说违法状态维持说的违法状态内容十分暧昧,也过于扩大普通赃物罪的对象,因而不当扩大了普通赃物罪的处罚范围。 那么所谓追索赃物的正常活动的内容就更加不明确。笔者认为普通

5、赃物犯罪的本质是侵犯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活动与违法状态的维持。我们认为犯罪所得产生的收益也会使违法状态得以维持在于,我们承认替代赃物犯罪。普通赃物犯罪直接侵犯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活动,同时也使财产犯罪或其他犯罪的受害者难以或无法追索其财物,国家、集体和个人蒙受财产上的损失,犯罪分子造成的违法状态得以维持和稳固,因为没有违法状态的维持和稳固就不会有司法机关的进一步活动。 二、普通赃物犯罪的构成要件(一)客观方面1、犯罪对象...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必须是赃物及其产生的收益。赃物及其产生的收益是一种财物,不包括财物

6、以外的财产上的利益,如债权,但是如果是该利益表彰为权利文书则应包括在赃物及其产生的收益之内。普通赃物犯罪的犯罪对象,实践中一般是动产,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赃物及其产生的收益也包括不动产。我国刑法并未对此处“犯罪”的种类、方式作出限制,也没要求赃物必须是犯罪所追求的目的物,因此, 不仅仅财产犯罪, 经济犯罪、贿赂犯罪、走私犯罪等其他犯罪所获取的财物也能是赃物, 也能成为普通赃物犯罪的行为对象。一般来说普通赃物犯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通过犯罪行为所取得的物品。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自已犯罪所得的物品,是一种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本罪的

7、成立所有权不是重点,行为客体不限他人之物,即使是无主物,甚至行为人所有之物,都可能是行为之客体。...赃物及其产生的收益是犯罪既遂所得的物品,如果行为人在本犯在其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参与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应以共同犯罪论处。如果行为人针对的不是他人的赃物而是他人的犯罪工具,则不构成本罪, 可视情况的不同,定为包庇罪等犯罪。如果刑法针对赃物已经设立了新型的赃物罪,则不再适用本罪。如根据刑法第349 条规定,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其犯罪所得的财物的,构成窝藏、转移毒赃罪,而不再适用本罪的规

8、定。明知是假币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的可以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而帮助销售行为则可以构成伪造货币罪的共犯,但都不构成普通赃物犯罪。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