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

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

ID:32835761

大小:56.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_第1页
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_第2页
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_第3页
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新丰小学余付平【摘要】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要想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活跃课堂。教师要把握感情基调,找好切入点,用牛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引入竞争,让学牛活跃起来。【关键词】活跃;小学语文;课堂【中图分类号1G278.08【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66-01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是以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和各项教育工作的质量全面地评价教师,而不是单纯地以学牛成绩作为平判标准,但不是说可以

2、放松课堂教学。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课堂气氛活跃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况•且活跃课堂气氛木身也是提高学牛素质的良好途径,然而这不是一朝一夕能促成的,需要教师日积月累才见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地努力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高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牛心里发展的规律,运用激趣艺术,把课堂教学的某一阶段推向高度发展的运用激趣艺术,把课堂教学的某一阶段推向高度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这种“高潮叠起”的课堂教学,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乂能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3、。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牛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观念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掀起课堂教学高潮,必须掌握激趣的艺术精巧,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一、营造宽松的心里氛围首先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种环境和“土壤”,让创新的种子得以萌发,而这种环境和土壤就是营造创造性的宽松的心里气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牛有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学牛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否定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回答错了,教师决不批评,从而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学生没有精神束缚,上课积极发言,思想活跃,富有创见性。二、游戏竞赛激趣活泼多样的

4、游戏、竞赛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欢快激烈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以趣促思,发展多种能力。常见的语文课堂游戏、竞赛活动有:夺红旗、找朋友、猜谜语、接力赛、角色表演等。游戏、竞赛活动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认知结构以及教材的个性特点确定,要做到适宜、活泼、新颖、有趣。如在教学《特殊的考试》一课吋,我安排了一个“电视台招聘主持人”的游戏:教师首先创设好情境,同学们分别带上了熊猫、小熊、小猴、小狐狸、小白兔的头饰。然后教师启发谈话:“今天动物电视台要招聘主持人,小熊、小猴、小狐狸、小白兔都来参加了。一会儿看它们的表演的吋候,请

5、同学们猜一猜,台长会请谁来主持‘小小卫生员’节目呢?再说说你为什么猜它呢?猜得好有说得好的同学也可以担当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你们说好吗?”此吋,学生们的情绪十分高涨,接着,教师宣布「'招聘主持人活动开始。”在轻松咅乐的旋倖中,“应聘者”一一登场,分别表演了对看到地上有果皮的不同态度。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分别给他们机会试当了一回主持人。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吋,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和表演能力。把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高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竞赛方式,进行听、说、读、写练习,能促进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学习

6、之中,唤起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三、创设情境激趣“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文章,无不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问其声,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导引智慧火花的迸发。对那些内容好、语言生动、感情色彩强的课文或段落,教师要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和恰当形态动作,再现教材所描述的意境和形象。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当学生看完瀑布从高上飞流下来的画面后,教师立即问学生:“这情景美不美?”“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

7、师接着说:“我们要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在头脑里想象瀑布从高处落下来像什么样子。”这时,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放起了音乐,随着乐曲声,师生一起比划动作,相应地读出诗句。在读中创造岀来迷人的意境,把教学不断推向高潮。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里特点的直观形象手段,如实物图画、音像、模型、标本、投影、光盘、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以及教师的语言等适宜的形式,选择恰当的吋机和方法。四、巧妙设疑激趣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积极思维思维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准确鲜明的设问,能激

8、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越过理解障碍,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掀起教学高潮。如在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吋,教师引导学生学完全文后设问:“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