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

安徽合肥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

ID:32845608

大小: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6

安徽合肥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_第1页
安徽合肥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_第2页
安徽合肥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_第3页
安徽合肥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_第4页
安徽合肥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届高三一模(语文)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合肥2012届高三一模语文卷详解及命卷点评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学文本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载体。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曾经给文学下过一个定义,叫做“文字之著于竹帛者”。这个定义实在是太过宽泛了,但却指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的载体曾经是“竹”和“帛”。竹是指竹简,帛是指帛书。古代曾经把文字写在竹简或白绢上。除此之外,还有铸在钟鼎上的、刻在石碑上的。现在,又有电子文本这样一种全新的裁体。(1A)不管是什么载体,都只是文学文本存在的物质外壳,不是文学文本本身。

2、换一个说法,各种各样记录了文学符码的载体,可以做第一文本;而第一文本被接受者掌握的内容,也就是阅读中的意义整体,相应地可以做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才是我们要研究的真正的文学文本。(3B)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林中路》里说,贝多芬的四重奏的乐谱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和地窖里的土豆没有两样。的确,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从印刷厂搬出来放在货运车箱里,和其他货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于文学文本的载体,对于第一文本,我们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是不需要太多关注的。(2A)   那么,文学文本自身,它的本体究竟

3、指什么呢?为了说清“文学文本”这个概念,我们先要了解文本的概念。文本在英语里是text,在词源上与编织物(textile)有关系;文本也可以说是一种编织体。文本学已经成为一门学科,作为术语的文本,指的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它由构成文本的实体将特定意义传达给读者。(1B)这里所说的“能指”、“实体”有许多种。比如说建筑、舞蹈、音乐、绘画,各自的文本是由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的。文学文本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但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的文本,也不一定都是文学文本,(2B)哲学、经济学、物理学的著

4、作也是以语言文字或者主要以语言文字作为能指。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1C)层次性在这里是很关键的。理解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文本,一定要注意到它的立体性、多层次性,不能是平面的、单一的。所谓“层次结构”,包括了表层和深层,构成文学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意蕴与意味。   文学文本有口语文本和文字文本之分。人类最早的文学是口头文学。(3A)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据说是采诗官从民间采集起来加

5、工整理的,其中的作品原先是以口头文本的形式存在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原先也是口头传唱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故事都曾经长期以口头形式传播。口语文本在流传中常常会发生许多变异。口语的文学文本至今没有完全消失,近年常见的人们在酒席间讲的笑话,有些就属于口语文学。在旅游的时候,导游有时也会给游客讲唱富有当地特色的口语文学。(1D)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学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文本有着多样化的载体,并且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变化发展。 B.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可将特

6、定意义传达给读者。11/11 C.文学文本是以用语言文字塑造审美形象为主要目的的语言组合体。 D.文学文本由至今仍在特定环境中流传的口语的文学文本发展而来。【答案】C【详解】该题难度系数约为0.65。A选项见第一段画线,载体由过去的竹、帛、钟鼎、石碑到现在的电子技术等载体。B选项见第二段画线。D选项见第三段画线,“人类最早的文学是口头文学”,无论古今中外。“酒席间”“导游讲场当地特色”等皆说明“变异”的“特定环境”。C选项见第三段画线,原文只说“用语言文字塑造审美形象”,并未说指向其“主要目的”。属无中

7、生有。故错。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用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与货物没有区别的例子,表明第一文本是指各种各样记录文学符码的载体。 B.第二段指出以语言文字为能指的文本与建筑等其他文本的区别,强调对前者的解读要注意到它的立体性、多层次性。 c.第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方式,从中外经典作品成型的角度分析口语文学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口语文本具有变异性。 D.文章基本结构采用总分式,先从作为载体的第一文本人手,再深入到作为本体的第二文本,最后加以分类辨析。【答案】C【详解】

8、该题难度系数约为0.7。A选项《莎士比亚戏剧集》例,是为说明“第一文本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不需太多关注”。故错。B选项是为强调二者“完全不同的能指、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故错。D选项,文章基本结构应该是层进式。先解释“载体”,再解释“本体”,在解释“分类”(因为节选,故只解释了“源头”)。故错。C选项,参考1D项分析。正确。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文字之著于竹帛者”才是文学,口头文学其实不是真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