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

小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

ID:3285103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6

小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_第1页
小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_第2页
小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_第3页
小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_第4页
小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幼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由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志。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

2、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斯金纳把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定势指的常常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

3、的过程。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问题解决是指在具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方法,为此而运用的一系列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事先预定教学目标的

4、过程。标准化成就测验: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知识: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

5、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人格的发展阶段(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

6、怀疑(2—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简答)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应该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

7、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最后,应用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美国的斯金纳提倡程序教学)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