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古识今看物流

知古识今看物流

ID:32894851

大小:48.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知古识今看物流_第1页
知古识今看物流_第2页
知古识今看物流_第3页
知古识今看物流_第4页
知古识今看物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古识今看物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知古识今看物流自古以来,作战都是以物资为基础的。充裕的作战物资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但是必须送到部队手里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运输线是连接战争前后方的命脉。运输线上切断与反切断的斗争历来是兵家常用的手段。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前后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就给后方运输带来更大的困难。敌人的空袭和空降很可能以破坏、夺占后方交通枢纽和要道为主要目标。作为一个指挥员,不仅要考虑攻打敌人的后方运输线,还应考虑保卫自己的后方运输线。打开历史书卷,先来看看不要后方、不解决后勤保障问题的历史教训。黄巢起义军在7年之内,驰骋于大江南北,转战12个省区,横扫大半

2、个中国,并占领了唐王朝的统治中心——长安。但他们发展壮大以后,不建立自己的后方,结果是前占一城,后弃一地,最后所控制的只有长安一隅之地。60万大军后来粮草不能自给,又无外援,终告失败。又如,1945年3月,日军曾以10万兵力进攻印度东北英帕尔地区的英军。由于日军指挥员骄妄轻敌,扬言不要后勤也能取得胜利,轻率决定由作战部队用一些牲畜来代替后勤部队,自行携载3周口粮和少量弹药、药品,并把后续补给的希望寄托在“取之于敌”上。战役持续4个多月之后,日军死亡4万余人,患病近5万人,全军陷入了病饿交加、弹尽粮绝的困境,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致使整个战役溃败

3、。日军在总结这次战役的教训时不得不承认:这是打了一场“忽视后勤的无谋之战”。当然,黄巢起义的失败及日军在英帕尔地区作战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后勤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是毋庸置疑的。历史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指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这里孙武把动用大批车辆、长途运输粮食、修补装备、耗用大量经费作为用兵作战必备的物质基础。同时他还指出:“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

4、则亡。”就是说,如果丢掉辎重去打仗,失去物资供应和储备,必然失败。从这一前提出发,孙武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怎样保证自己的后勤供应、怎样进行破坏敌人后方资源和补给的斗争。他主张军队部署要“居高阳,利粮道”,强调保持后方补给线的畅通,在地形险峻的地区特别要注意巩固后方,防敌偷袭。他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后勤补给原则,指出“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他还很重视采取火攻的办法破坏敌后方供应,他说的“火积”、“火辎”、“火库”、“火队”,就是指火烧敌人的积聚、辎重、仓库和粮道。他还提出“重地则掠”,意即在深入敌

5、人后方时,要夺取粮秣,补充自己。《孙子兵法》这些论述,是对前人实战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论述的正确性又为后人的经验所证实。在古代战争中,由于后方战斗影响战争进程以至结局的史实很多。战国时代最大的一次战争,即公元前260年赵将赵括在今山西高平一带败于秦将白起之役,就是由于赵军的运粮道路完全被秦军截断,全军被围困46天,饥饿乏食,无力再战,最后45万大军被全部消灭。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刘邦进军至河南荥阳,为了保证部队供应,构筑了粮道通至黄河边,运取秦朝留下的敖仓存粮。项羽多次派出精锐部队袭击并切断这条粮道,使汉军粮尽,刘邦十分恐慌,

6、向项羽求和不得,仅带几十骑兵逃出荥阳。不久,刘邦派将军刘贾率兵3万,会同彭越所部不断袭击楚军后方,烧毁其辎重,拦截其粮食运输,再加上韩信进逼彭城以东,英布又投汉反楚于南,致使“项王兵罢食绝”,“四面楚歌”,兵败垓下。这前后不过一年多,战争形势便急转直下,发生了根本变化,其间虽有种种原因,但后方的巩固与否实为一重要因素。著名的“韩信破赵之战”也反映了防卫与进攻后方的重要性。韩信之所以能用几万军队打败赵国20万大军,一方面是采取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背水为阵,促使全军决一死战;更重要的是他又派兵袭占了赵军防御薄弱的后方,使赵军腹背受敌,失

7、去后方依托,终致全军溃败。韩信破赵前,赵国谋臣李左车曾向统帅成安君建议,派兵截断汉军粮道,可惜未被采纳。韩信也正是由于掌握了这一重要情况,才敢于下决心背水破赵。公元前154年,还是在河南荥阳这个重要的补给基地,又一次出现了同楚汉相争类似的局面。当时吴、楚等七王谋反,汉景帝派周亚夫率军平乱。周亚夫采取“以梁(国)委之,绝其粮道”的策略,绕道进取洛阳、荥阳,占领吴、楚的武器库和粮库,切断其后方供应,使其“兵不得食,上下枵腹,将佐离心”。战争很快以吴、楚联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决定“官渡之战”胜负的主要原因,也是后勤问题。当时拥有北方大片领土的袁绍

8、率10万大军南下,在官渡与其对抗的曹操军队只有两万多人。曹操派兵偷袭和烧毁了袁绍屯集在鸟巢的万余车粮草,使袁军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曹操乘机出击,歼灭了袁军主力。在曹操一生用兵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