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ID:32898063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_第1页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_第2页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_第3页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_第4页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十个统一”边和平(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关键在教师。当然,还须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体会,着重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十个统一”。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学;统一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TenUnities”inTeachingtheCourseof“Cult

2、ivationofEthicsandFundamentalsofLaw”BIANHe-ping(ChinaUniversityofMiningandTechnology,Xuzhou,Jiangsu221116)Abstract:“Cultivationofethicsandfundamentalsoflaw”isanimportantcourseinauniversity’sideologicalandpoliticalcurriculum.Itsteacheristhekeyinmakingthecoursemorefocused,practical,convincingan

3、dlikabletouniversitystudents.Ascientificapproachandteachingmethodisalsonecessary.Basedontheauthor’sexperience,adiscussionismadeonthe“tenunities”inteachingthecourse.Keywords:cultivationofethics;fundamentalsoflaw;teaching;unity“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其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4、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大好形势下,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关键在教师。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便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体会,着重探讨“基础”课教学中的“十个统一”。一、研究对象与教学对象的统一一般情况下,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两个不同的对

5、象,即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的教学对象。而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说,这两个对象却是统一的。“基础”课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一方面,它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又要遵循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规律,把大学生作为课程的教学对象。“两个对象的统一”表明了大学生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他们既是课程教学的受教育者,又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践行者。这就要求

6、我们坚持教学意志与学生需求相统一,不仅研究社会主义大学对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期望和要求,还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成长的愿望和需要。只有当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均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需要时,“基础”课教学才能为大学生所认同;只有当学生深刻认识并深切感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是自己成长、发展的必要因素而非“精神枷锁”时,“基础”课教学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困惑和追求时,才能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教材内容体系与教学

7、内容体系的统一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基础”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基础”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纳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作为重大项目集中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编写,从而为广大教师开展“基础”课教学提供了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课程内容体系(或教材内容体系)。“基础”课教材内容体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反映了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将教材内容体系转化为教学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