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

ID:32899090

大小:1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_第1页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_第2页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_第3页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_第4页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超常儿童的研究报告我国对超常儿童的科学、系统的研究,是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1978年,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早出、多出各类优秀人才的需要,开始了对超常儿童的心理和教育研究。      同年,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超常儿童研究和教育。      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总结他们超常发展的原因;研究科学的鉴别方法和手段;探讨并建立适合各类超常儿童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充分发挥超常儿童的潜力,使他们成长为符合新世纪需要的杰出的创新人才,并带动下一代全面素质的共同提高;

2、在此基础上,为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问题积累资料。一、研究的历程      回顾25年的研究历程.可概括为下列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一切从零开始,主要特点是探索,逐步明确并形成了研究的指导思想,鉴别的原则和方法。这阶段进行的主要研究有:      (1)调查超常儿童百余人,追踪研究其中50人,了解了超常儿童的多种类型,并初步概括了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      (2)开展了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研究:内容包括观察力、记忆、类比推理、创造性思维四个方面。对象为3~15岁年龄,常

3、态儿童5000余人,超常儿童百余人。研究结果发现难度大的方面(数推理和创造性思维),超常与常态儿童之间的差异更明显。      (3)探讨了鉴别超常儿童的原则和方法,总结出鉴别的五条基本原则。编制了《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使鉴别和研究超      (4)探讨适合超常儿童潜力和特点的教育形式: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开始探索超常少年提前进大学的集体教育;在中小学超常儿童的教育方面,经协作组鉴别为超常儿童后,逐个推荐他们提前入学、插班或跳级,并由研究者、教师和家长建立三结合研究小组,进行个别形式的超常教育试验。   

4、   这一阶段协作研究的主要力量在心理学界。通过研究,编辑出版了《智蕾初绽》——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的第一本专集。在书中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成果,以扩大社会影响。      第二阶段(1984~1988年),主要特点是开始发展:比较研究从认知扩展到个性方面的研究;鉴别和教育从个别形式发展到集体形式的鉴别和教育。这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      (1)继续对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并扩大追踪对象至百余人。      (2)开展超常与常态儿童非智力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检验并确证了从个案研究中发现的超常儿童明显优于同龄常态儿童的

5、个性特征;组织协作组的主要力量.编制了少年、小学生及幼儿三个非智力个性特征问卷,为诊断和研究超常儿童的个性特征准备了条件。      (3)中国科大少年班经验在高等学校进行推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大学等10余所高校试办少年班;中小学开始集体超常教育实验,如1984年,协作组帮助天津实验小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班;1985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北京八中合作建立了第一个缩短学制的中学超常少儿实验班。      (4)继续开展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方面的比较研究,总结了超常儿童有了我国儿童的照标准。常与常态

6、儿童在认知结构方面的不同特点;并着手编制第二套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      此外,协作组为帮助学校的老师正确鉴别和有效地教育超常儿童,1985年举办了《超常儿童鉴别和教育培训班》;出版了《怎样培养超常儿童》一书,并组织编辑了《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十年论文选集》,以推广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1989~1993年)主要特点是总结、调整、提高。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有:      (1)对数百名超常儿童进行了7~15年的追踪研究和教育,并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总结了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成长过程和因素。      (

7、2)继续对超常与常态儿童的认知、非智力个性特征及其与学习成绩关系等的比较研究,从中概括出了超常与常态学生,智力、非智力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的相关。      (3)重点开展了对超常与常态儿童创造力的比较研究,并着手修订了创造能力测验。      (4)小学、中学、大学超常集体教育实验,经过总结或调整,根据各校的实际和条件,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模式。      (5)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如中德超常和常态儿童技术创造力跨文化研究;开展了国际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      通过这个阶段研究和教育实验,对超常儿童心理结构、超常儿童个

8、性特征与认知和学习成绩的相关,以及超常儿童发展的过程和因素进行了总结。      第四阶段(1994年以来),主要特点是多元化发展并参与国际学术活动。主要的研究有:      (1)继续进行超常儿童个案追踪研究。      (2)对超常与常态儿童心理开展了多样化的比较研究,例如:动机、倾向、社会认知、性别差异等。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