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

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

ID:32925410

大小:56.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_第1页
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_第2页
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_第3页
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_第4页
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相玉式《文心雕龙》艺术风格特征浅谈摘要:《文心雕龙》一书艺术风格鲜明,在语言形式上,大量运用富有韵律的韵文和骈文;在思想上,注重理论与现实紧密相连,显现出独特的思辩性;在内容上,儒、道、释等文化艺术精神在各个篇章中浑融一体,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文论乃至文化内容与形式兼备的艺术特征。关键词:《文心雕龙》韵律思辩性文化艺术精神《文心雕龙•辨骚》赞曰:“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锚毫。”刘勰以“金相玉式”生动比喻《离骚》内容与形式兼备的艺术特征。而在今天看来,作为中国文人自觉探索文学规律之集大成者,《文心雕龙》一书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思想内容上,都深刻体现出中国

2、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形实兼备、“金相玉式”的艺术魅力。首先,在语言形式上,《文心雕龙》富于音韵美。《文心雕龙》本身就是一部文学作品,其大量运用骈文和韵文等形式,庄重严谨中不失活泼趣味,阅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押韵。本是较为抽象乏味的理论,在《文心雕龙》中却以形象生动的诗性语言形式展现出来。单就这一点就足以见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在艺术形式上胜于西方理论的独特魅力。例如,《序志》中对《文心雕龙》成书动机的阐释就非常鲜明生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绸成体,岂取骆❷之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3、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此段开篇对书名来历的介绍以韵文形式为主,引经据典,对书名来历的介绍看似简洁实则内涵丰富,指出"文心雕龙”这一名称背后的深层意义。而后谈及个人创作动机,刘勰更是用两段精彩的骈文加以表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章韵律节奏感强的特点。诸如此类对于文章命名和创作意图的介绍,大多西方理论作品往往只会用来普通的陈述句来说明,但《文心雕龙》却非常完美地运用了韵文和骈文两种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形式,并同时融入了反问、对仗、对照等艺术手法,不但文章更加清晰明了,而且让读者也体

4、会到了审美的愉悦。其次,在思想上,《文心雕龙》具有独特的思辩性,注重文学与自然和人生紧密相连。西方理论著作的抽象难懂和脱离现实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却很少存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不乏理性的思考和论证,但给读者的感觉却是自然生动,贴近生活。这种特征在《文心雕龙》中体现得非常鲜明,例如《原道》开篇提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即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5、对于文学起源问题,这里阐释得非常明确:文作为道的产物,与天地人并生。日月山川,各有神采,人有性情,为万物之灵。外物映照于内心,内心情感生成,情感传达于文辞,文辞表现情感,文章因此而生。而人的内心活动源自于自然、源自于天地宇宙。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才是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阐释过程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文心雕龙》的独特思辨性体现于不单纯地在概念中兜圈子,在理论中苦苦地循环思索,而是不脱离现实世界,与自然、与人生紧密相连,缜密严肃中不乏审美趣味,更加完整生动地对文学的性质和规律做出解释。文学是一个完整鲜活的生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世界在变,人类在变,文学也在变。一味苦苦

6、做形而上学的思索难免脱离现实世界,与自然人生紧密结合才是文学的根本属性。再次,儒、道、释等古代文化艺术思想在《文心雕龙》的各个篇章中浑融一体。《文心雕龙》成书于南朝齐梁时期,当时玄学兴盛,人人以谈玄为荣。玄学带有鲜明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印记,这一点在《文心雕龙》中清晰地体现出来。例如在《序志》中,刘勰就多次表达出对孔子的敬意: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能对梦见孔子而感到非常欣喜,可见刘勰对孔子的崇拜之情。而且,刘勰还认为,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没有人能比孔子的文化低位更

7、高。而这种尊孔的思想对整部《文心雕龙》的行文思路都深有影响。《序志》篇中提到《文心雕龙》的创作是“本乎道、师乎圣”,综合《原道》《征圣》等篇目来看,刘勰更是把孔子列入圣人的行列,尊崇程度可见一斑。《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想同样不容忽视。《易经》、《老子》、《庄子》当时被奉为玄学经典而并称“三玄”,《文心雕龙》中也经常引用其中观点。例如,《物色》就将道家的自然学说引入了文学构思的过程当中: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春秋阴阳、四季变迁对自然万物产生显著的影响,万物的变化又会引起人内心的共鸣。人

8、的内心一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