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

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

ID:32927066

大小:62.1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_第1页
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_第2页
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_第3页
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_第4页
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海权问题主要成因摘要:中国海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从多问题,本文从海洋意识薄弱和亚太力量介入两个主要成因进行分析,期望引起学界对海权问题予以关注。关键词:中国海权;成因一般意义上,中国海权是指中国采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力量,开发利用海洋,维护海洋权益,为国家整体战略服务的综合能力。历史的今天,中国海权显著提升,然而中国海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凸显,如:海洋国土正面临挑战,海洋经济开发整体水平相对较低,海军实力仍有限度,海上通道安全形势历来十分严峻等。究其原因,本文拟从两个方面简要探析。一、内部原因

2、:海洋意识薄弱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陆轻海”的地缘政治观念。这一观念,是造成中国海洋意识薄弱的最主要的原因。从政府层面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国内建设的需要,实际上把优先发展陆权放在首位,很长时间内,海权发展都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确立了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政策,经过30年多年的努力沿海地区的经济获得巨大的发展。但是中国面临着两个严峻现实:第一,几千年来已经形成的“重陆轻海”的传统思想,加上自明朝中叶开始的、清朝继续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海洋观念的落后,始终制约着国民海洋

3、意识的提高;第二,中国与多个邻国有着海上领土纠纷,为了争取和平的发展环境,中国在对海洋战略的规划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要尽量避免与邻国发生正面冲突。或许正是因为这两个严峻现实的存在,邓小平之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还是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陆地上: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到2004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被正式提出,都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陆地国土的渐进布局。当然,在发展陆权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对海权的重视也在不断提高。如:1995年国家出台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海洋科研项目进入了国家

4、高科技阵列;1997年海洋高技术被列入国家"863”计划;1998年,国务院发表《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①然而,从整体来看,对海权发展的投入仍落后于陆权,我国海洋意识薄弱的现实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从民众层面来看,由于政府对海洋的重视不够,民众对海洋的热情普遍不高。能够充分感受到的国民海洋意识薄弱的实例有:'‘共青团中央曾对上海大学生做过一次抽样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②'‘有记者赴北京、

5、广东、上海、海南等沿海省市各沿海城市,希望通过丰富的专家资源对我国的海洋问题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每到一地都会面临找战略研究专家难的尴尬。”③类似的例子很多,大概归纳起主要指:国人的海洋经济意识、海洋国防意识、海上安全意识、海上法制意识等都比较薄弱。中国海洋意识薄弱,了解、研究、开发、保护海洋的力度不够,直接导致了我国面临更加严峻的海上威胁。二、外部原因:亚太力量的介入促使中国海权问题形成的外部力量主要有: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他们主要通过台湾问题、东海争端、南海争端介入中国海权。第

6、一,台湾问题中的美日因素。美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主导力量,对中国海权发展道路有着全局性的影响。为了保持其在亚太地区的绝对优势地位,美国把台湾作为手中的王牌,不会轻易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政治上,美国为了不损害在中国大陆的既得利益,公开宣称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甚至与中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然而暗地里又不断加深与台湾的关系,实行对台军售,试图控制海峡两岸局势;军事上,美国早就把台湾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不仅是美军向波斯湾、印度洋补给力量的重要基地,还是限制中国海权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通过加强美日安保

7、同盟来遏制中国。台湾是日本重要海上生命线的必经之地,日本很重视台湾的地理战略价值,在自身地缘政治环境脆弱条件下,日本利用台湾问题来遏制中国。日本对台采取明暗两手政策:公开场合表示尊重和理解(而非承认)台湾是中国领上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背后却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当然,日本更愿意配合、协助美国来干预台湾事务。第二,中日东海问题中的日本因素。东海丰富的资源对于日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为了东海的资源和获取更多的经济专属区,日本挑起中日东海划界争端,单方面坚持"中间线”原则进行东海划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

8、定海岸相向的国家或相邻国家既可以按照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划定海洋边界,又可以按照“中间线原则”划定海洋边界,还规定它们各自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具体到中国东海,由于中日之间相隔的海域不足400海里,日本方面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专属区,有意模糊不提东海大陆架问题,只提中日之间存在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并单方面提出一条所谓的中间线作为中日在东海的海洋边界线,由此制造了中日东海争端。日本还采用其他手段来抢占东海的经济专属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