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

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

ID:32935513

大小:60.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1页
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2页
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3页
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肖冰1季震2(1.泰安军分区第四干休所医疗保健中心山东泰安271000)(2.泰安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泰安271000)【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08—01【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通过炙甘草汤为基木方:其中包括50克牛地,20克炙甘草,10克人参,20克桂,10克阿胶,8颗大枣,10克牛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加用:气滞血淤者加用15克川茅及15克丹参,气虚者加用40克

2、黄罠,心悸失眠者加用15克枣仁及20克龙骨,夜尿频多者加用10克泽泻。用水煎200毫升,每天1剂,30〜180天为一个治疗循环。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片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90天为1个治疗循环。结果通过1个治疗循环的用药后,治疗组:28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超过94%;对照组:10例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总有效率60%。上述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V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超过对照组。且治疗组没有显著的毒副作用,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普罗帕酮对心动过缓病人有显著的

3、影响。结论灸甘草汤治疗老年心房颤动,和其他西药进行比较,炙甘草汤没有显著的毒副作用,且治疗效果奇佳,停药后不易复发,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关键词】老年心房颤动;临床;治疗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近年来也逐渐增加,临床记录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房颤发病率超过一个百分点,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超过五个百分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超过十个百分点,因此房颤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老年人生活品质。为深化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文章将随机抽取自2010年7月〜2012

4、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本人在临床通过炙甘草汤治疗老年心房颤动,而U治疗效果十分理想。文章将以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分析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自2010年7月〜2012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50例患者。治疗组有24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4(±7・3)岁;平均病程5.8(±1.4)年。对照组有20例

5、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2(±8・4)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6.1(±0.8)年。上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讣学差异,口P>0・05。上述患者慢性持续性AF中平吋静息状态下无明显心悸、胸闷等症状,活动后有心悸、胸闷症状,12例心脏超声及胸部X线片提示左心房肥大。其中有14例伴发脑梗死,慢性持续胜AF心室率平均90.120次/分。此外,心功能I级15例,II级35例,IQ级11例,W级7例。10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气短、心悸、头昏、

6、胸闷、乏力以及脉结代等显著症状。1・2方法治疗组我们通过炙甘草汤为基本方:其中包括50克生地,20克炙甘草,10克人参,20克桂,10克阿胶,8颗大枣,10克生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加用:气滞血淤者加用15克川苇及15克丹参,气虚者加用40克黃罠,心悸失眠者加用15克枣仁及20克龙骨,夜尿频多者加用10克泽泻。用水煎200毫升,每天1剂,30〜180天为一个治疗循环。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片口服,每次2片,每天3次,90天为1个治疗循环。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士表示,通过c测检P<

7、0.05为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结果通过1个治疗循环的用药后,治疗组:28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超过94%;对照组:10例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总有效率60%。上述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U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超过对照组。且治疗组没有显著的毒副作用,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普罗帕酮对心动过缓病人有显著的影响。3.结论西医研究发现,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为自律性增高、异常自律性与触发活动致冲动形成的异常:具有自律性的心机细胞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改变或其内在的病变使

8、其自律性增高,导致不适当的冲动发放。此外,原来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如心房、心室肌细胞由于心肌缺血、药物、电解质絮乱、儿茶酚胺增多等均可导致异常自律性的形成。另一种发病机制为折返激动、传导障碍致冲动传导异常:当激动从某处一条径路传出后,又从另外一条径路返冋原处,使该处再次发生激动的现象称为折返激动,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发生机制。冲动在折返环节内反复循环,产生持续心房颤动。冲动传导至某处心肌,如适逢生理性不应期,也可形成生理性阻滞或干扰现象。传导障碍并非由于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