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浅议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ID:32939029

大小:54.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_第1页
浅议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_第2页
浅议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_第3页
浅议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如何把德育教育融入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这是一个老话重谈的问题,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这一点,并在数学教学中切实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德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数学教学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一、挖掘教材典型因素,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小学数学教材的德育素材有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

2、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这样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另外,教材中还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如十一册百

3、分数应用题里有计算长江长度的题,当学生计算出长江长度后,联系四册中介绍的巍巍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使学生由衷的感叹''祖国的河山是多么壮丽”。二、采取相应教学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数学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的,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就拿应用最为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法来说,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

4、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在数学教学时,我还利用儿童争强好胜、荣誉心强的特点,在各个环节中,适时地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适应这个竞争时代的意识和能力。三、开展数学主题活动,培养社会生活的良好品质数学教学,教师不仅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占有资料,从中受到教育。数学的德育工作,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社

5、会生活的现状,相应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培养他们社会生活的良好品质。如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后,我设计“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态度和能力。四、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培养鉴赏能力和美好情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强化学习目的教育,坚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刻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养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

6、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正是这些构成了数学的美: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黄金分割"的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让学生从这样浅显的数学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阐述出这样深刻的做人道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让

7、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感悟人生真谛,才能陶冶出学生高尚的情操。“智育不合格,出次品;体育不合格,出废品;德育不合格,出危险品。”德育工作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们不必为德育而德育,而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可放在一节课的开始,也可穿插在教学内容中间,还可以巧妙地安排在解题当中,让学生觉得自然、恰当、不冲淡主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契机,有机渗透德育,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