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

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

ID:32939386

大小:64.4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_第1页
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_第2页
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_第3页
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_第4页
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诗歌教学情景如何设置摘要:诗歌,是初中语文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它以其丰富的想象、起伏的节奏、韵律美的语言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诗情教育,也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一堂成功的诗歌教学,既有学子的郎朗读声,又有老师的精彩讲解;既有学生的美丽遐思,又有老师的循循诱导,通过师生的良好互动,让学生在享受中有所收获,在寻思中得到启发。关键词:诗歌教学:情景:设置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38-0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开始,诗

2、就以一种正统文学的形式抒发着作者对现实,对社会乃至对人生的感触。因此读诗赏诗不仅仅是对一种中国传统文学形式的继承,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学习。不同阶段的学生对诗的学习,要求所达到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于启蒙教育初期和早期教育的孩子而言,学习诗歌只要求熟读成诵,郎朗上口,目的是培养孩子语言节奏与韵律感。小学阶段,对诗歌只要求有个粗浅的认识:而到了中学,学习诗歌就代表对诗歌的表面意思进行串解,能对作品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出现画面,能简单地归纳出作品的主题。应该说由于能力、阅历、知识面等原因,这样的理解和学

3、习,都只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还没有真正触及到诗歌文字地下诗人的灵魂。中学语文教材选人了不少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典范诗文,只要教法得当,就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发展智力、培养健康而高尚的审美观。诗歌文字精炼,语言美,意境更美,初高中学生大都酷爱诗文,但他们却不愿意听老师唠唠叨叨的讲诗文。好好一首诗歌被老师切割的支离破碎,学生只能一鳞半爪地获得点金碎玉。传统的初中诗歌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善于肢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词义、字义、句义,甚至翻译;挖掘典故、修辞,机械地归纳主旨;难于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初中诗歌教学应遵循美育规

4、律,注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如何创设情景呢?一、图画展现图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美的画图能使人赏心悦目,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具,变诗歌的语言文字为可感的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要求学生在音乐和画面所营造的独特的氛围中,边观察画面,边朗读,边思考,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玩味由这些意象组合成的意境。使学生把视与思、读与思结合其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在理性认识、视像、联想想象的相互感应下,获得对这首诗的进一步认识与审美享受,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乃生;课正行,趣仍浓

5、”的教学效果。如:我教《沁园春》,上课开始我简练地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一些走进《沁心》的世界,大家一定会感到精神振奋,心气豪爽,然后打开画面学生,学生面前顿然出现一个红装素裹的世界画面上没有任何文字,红色与白色交相辉映、暖冷相间、色彩富丽、线条复杂、纵横驰骋,气象如此雄伟,意境如些恢宏,学生一下沉醉于其中,稍后要他们谈谈看这幅画的体会,大家踊跃发言、许多同学最强烈的感受是“江山如此多娇”,此种意境,我把“江山如紫多娇,引无数英雄意折腰”这两句作为赏析的切如点。并非常醒目地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一同与作者“登高远眺

6、”领略,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体会作者包蕴万千的胸怀和乾坤在握的气魄,体会词中那气撼山河、千古气雄的豪情,这幅画给人的视觉印象如此强烈,给学生们带来了互大的审美愉悅,拓展了他们的视觉空间和想象空间,使他们睁开了欣赏美的眼睛。二、有感情的朗读1播放录音,声音最具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听的人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更能激起人的想像,声音的高低、轻重可以给学生营养一个特殊的氛围。在给学生上高尔基的《海燕》时,先让学生合上书本,微闭眼睛,凝神静听《海燕》的配乐朗诵,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男生朗诵深深地感

7、染每一个学生。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苍茫的大海聚集的乌云,耀眼的闪电,汹涌的浪涛、飞翔的海燕,完毕,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他们的脸上都绽开了灿烂的笑,想像的翅膀张开了。2老师范读。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都配有教学朗诵磁带,这无疑给诗歌教学带来了方便。这是不是老师就不再范读了?我认为录音带不能完全代替老师的真情朗读,有时,老师若能根据自己的音质、音色的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朗读的诗歌当堂范读,那么学生更易受感染、效果会更佳,教师在范读时,把握诗歌的基调、节奏、韵律、领悟诗的意蕴,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进入角色,在倾

8、听诗人心声的同时,也就在倾听自己的灵魂与诗人所产生的共鸣,学生聆听自己老师动听的声音,沐浴在老师的如痴如醉中,他们怎能不被引入诗境呢?如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已进入了月光清寒明澈的世界,与词人一道“起舞异清影”,教室里异常寂静,学生们的心扉被打开了。3训练朗读。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许多情况下我们通过训练学生朗读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