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ID:32943045

大小:62.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_第1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_第2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_第3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_第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尹丽霞(包头市摩登美容保健有限责任公司014010)【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411-03【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病机制治疗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之一,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与病程呈正相关性,且致盲率、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牛活。长期慢性高糖血症是DR发牛的直接原因,而由慢性高血糖引发的一系列牛化功能代谢异常也发挥

2、重要作用,目前D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如何有效防治DR是糖尿病治疗面临的重大课题。木文就近年来有关DR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发病机制1•代谢异常(1)氧化应激作用氧化应激是细胞内氧化与抗氧化防御系统间失衡,导致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产牛增加,进而造成组织损伤、代谢异常、细胞因了活化以及细胞凋亡等,在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2)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正常机体葡萄糖经糖酵解通路代谢,多元醇通路代谢率极低,但高血糖时,细胞内高浓度葡萄糖激活多元醇通路,过多的糖被醛糖还原酶

3、还原成山梨醇,在细胞中积累乃至引起细胞渗透性损害和肿胀。过去大多认为DR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多元醇通路激活,研究发现在DR时细胞内PKC和磷脂酶A2(PLA2)通路被高血糖激活,导致肌醇耗竭,从而使视网膜周细胞Na+K+ATP酶活性降低,DNA合成减少,引起周细胞衰亡及内皮细胞受损,最后出现毛细血管闭塞[1]。醛糖还原酶(AR)是葡萄糖代谢多元醇途径的关键酶,携带AR基因的启动子区的C等位因子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增加冲国人群AR基因5∀调控区发现的C(106)T单碱基多态位点可导致DR的易感性增高,能促进早期DR的发生[2]

4、。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多元醇通路的激活与视网膜为血管病变存在一定相关性,而关于多元醇通路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1)细胞因子作用视网膜微血管系统发生进行性病变是DR的主要特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及趋化因子,可对血管内皮细胞起到强有力的分裂作用,诱导细胞增殖,并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眼内新生血管生长因子[3]。刘云玲等⑷研究血清VEGF水平与DR的相关性结果显示,DR患者血浆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非DR患者,而增生性DR病人的VEG

5、F含量明显高于非增生性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浆VEGF水平变化参与DR形成出与病变严重程度有正相关性。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存在比其他组织内皮细胞数目更多的VEGF高亲和力受体,正常情况下VEGF表达极低,但缺氧吋细胞培养发现VEGFmRNA明显增加,提示视网膜缺血诱导血管生长因了释放时视网膜细胞增殖反应的启动因素。另外有证据表明视网膜细胞分泌的其他因子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以及黏附因子等均可刺激视网膜多种细胞成分增生,从而导致新生血管形成。(2)蛋白的非酶性糖基化慢

6、性高血糖引起机体蛋白质非酶糖化产物可分为早期amadori型糖化产物和晚期糖代终产物(advancedglycosylytionendproduct,AGES),视网膜细胞内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某些重要蛋白质非糖基化可能在DR的发病中起作用,崔丹等人⑸研究表明AGEs对Matrige诱导的人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有促进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AGEs大量堆积于内皮细胞及基底膜引起白细胞活化,白细胞在视网膜毛细血管发生异帘黏附和侵润并导致毛细血管收缩、炎性反应及血栓形成,同吋,活化的白细胞释放岀大量的自由基对周围细胞和内皮细胞造成损伤。

7、Treins等研究发现AGEs作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EP),并经EPK通路介导上调VEGF,而U不受抗氧化剂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蛋白的非酶糖基化能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促进视网膜内皮细胞及周围细胞的增生,另外AGEs还能通过诱导细胞因了和活化蛋白激酶C(PKC)来参与DR的发生。2.病理生理学改变视网膜毛细血管是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及周细胞共同组成,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功能发生改变,继而引起视网膜血管扩张。DR是以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为特征,之后逐渐向静脉、小动脉和动脉延伸。长期慢性高血糖是导致DR发病的基础,高血糖引起血管扩张造成微动脉

8、瘤和血管结构变化,包括周细胞选择性丢失、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以及微血管瘤和新生血管形成。最早是由于周细胞选择性消失,毛细血管完整性受损,血视网膜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