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

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

ID:32947220

大小:57.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_第1页
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_第2页
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_第3页
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_第4页
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高等教育启示【摘要】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不断地进行着各类尝试。德国古典大学观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德国古典大学观出发,试探寻其对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德国古典大学观哈佛大学办学理念变革启示【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59-02美国比较教育专家阿特巴赫指出德国是第一个切实改变高等教育制度的欧洲国家,它为西欧、美国、日本以及在比较小的程度上讲也为英国和法国,提供了一种大学模式。在德国的古典大学

2、观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洪堡、施莱尔马赫、费希特三人,他们三人的高等教育理念及相关论述被公认为是关于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经典阐释。借鉴参考德国古典大学观和大学建设的经验,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大学的定位:应该追逐什么在洪堡的理念中,大学是学者的社团,是受国家保护但又享有完全自主地位的高等学术机构。他认为大学里应该只有“独立的研究者”(教授)和“受到指导的研究者”(学生);国家绝不能要求大学直接地和完全地为国家服务;而应坚信,只要大学达到了自己的最终目标,它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施

3、莱尔马赫认为求知欲或对科学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大学作为科学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而存在。费希特认为大学是理性进步或探索真理的机构,同时也是通向上帝和宗教的途径,是人类及其进步的中枢。德国古典大学观传达这样的基本理念,即大学应该有高于世俗世界的追求(科学、真理或是高深学问),且独立自主地开展各项研究。二大学的职能:应该做什么在德国古典大学观中,大学被认为是探求科学、研习认知能力、培养有修养的人的场所。在洪堡看来,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施莱尔马赫认为大学是认知的场所,人们在这个场所内研习在整体中探求事

4、物的能力和态度。费希特认为大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者。在德国古典大学观的视角下,大学职能基本上被归纳为教育学生和探求真理。三大学的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德国古典大学观注重对人类和社会普遍目标的追求,其核心被归纳为"修养、科学、自由、寂寞”四个方面。洪堡认为“每一个人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就是对其力量的个性特点进行最高的和最均匀的培养”。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充分认识人性,使人性在自由条件下得到完美的发展。德国古典大学观认为有修养的人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行,完整的思辨能力,卓著的实践能力。四大学的培养过程:怎么培养人

5、1.通专结合,以通为基德国古典大学观虽然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理性、哲学等一般性修养教育的追求上,但也未能完全的排除专业教育。而是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并不强调专业化。2.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德国古典大学观注重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德国大学的普遍信念是只有真正的研究者才能做好教师。洪堡认为科学的研究和个人的教育是统一的,他指出"大学的作用就是把客观的科学和个人的教育统一起来”,并进一步提出了“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教育原则。3.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在德国古典大学观中,培养"完人”是学校致力的主要方向,而完人的重要标准之一便是具有

6、思辨能力。在德国的高等教育理念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4.学术自由学术自由,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无异于其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在德国古典大学观中,学术自由是一条核心原则,它得到所有大学观论者的一致肯定。在这样的观念维度下,教师能自主研究,并主宰课堂,学生也能享受相应的学术自由。1.丰富的课外活动虽然,在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理念中,对于寂寞的强调和要求十分显眼,但其修养、科学、自由的习得都需要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洪堡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即使最自由和最独立的人,若被置于单调的环境之中,培养也会收效甚微。”上

7、述五条德国古典大学观的观点基本回答了如何在大学的环境中将学生培养成有修养、教养的人。五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上述梳理是德国古典大学观的基本观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回归大学本身第一,追求学术卓越。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社会最终看中的是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准,没有哪所大学是因为自己的级别而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的。我们应远离级别攀比,追求卓越。第二,以教学、科研为基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职能变得有些含混不清,而大学最本源的教学与科研已变得模糊不清。回答“钱学森之问”需要大学真正地把心思放在教学和科研

8、上,把这简单的事情做好,还大学本来的面目,大学才是纯粹的大学。第三,培养有教养的人。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行、完整的思辨能力、卓著的实践能力。想要让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功利化,大学首先需要戒除功利化倾向,并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通识类、教养类的课程。第四,保障学术自由。充分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