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

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

ID:32949992

大小:55.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_第1页
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_第2页
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_第3页
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_第4页
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_第5页
资源描述:

《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联系化学教材寓德育教学于化学课堂教学之中【摘要】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因此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承担起“育心”的工作,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关键词】化学教材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一位科任教师的职责。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笔者感受到要在成功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因而教学中要注意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一、用我国古今化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我

2、国历史上有关化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较多地方提到,这些可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相应介绍,尤其要突出它们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教师备课时,要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善于把握住不同时间、场合,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化学课上讲到纤维素、炸药、陶瓷时可以适时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其中三大与化学有关,如造纸术主要是从麻、树皮、竹子等天然植物纤维中,用化学的方法除去杂质,得到较纯的纤维素,再制成纸浆,最后制成纸。我国劳动人民于公元2世纪初发明了造

3、纸术,并投入生产。后传至朝鲜、日本、中亚、阿拉伯、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纸的发明和传播,大大改善了文字记载、保存、传播的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对炭、硫黄、硝石这三种物质逐步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特别是在炼丹的实践中发明的。到公元10世纪,我国已将火药用于军事,推动了火药武器的发展。直到1225〜1248年间,火药经印度传入阿拉伯,14世纪中叶才传入欧洲。“China”一词指中国,也指瓷器。早在公元前5世纪,我国就有原始瓷器的制造。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温度高达

4、1000°C以上的高温烧结技术,这是制瓷的关键。玲珑剔透、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瓷器是世界少有的文化艺术珍品。化学课上讲到合金时介绍我国在公元前16世纪就进入青铜器时代。重达875kg的司母戊鼎堪称世界之最。其中青铜的采矿、冶炼、制模、熔铸四个主要工序都有文字记载。在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221年就能冶铁,而西欧一些国家直到13世纪末才出现生铁的冶炼。除此之外,冶炼黄铜、白铜、锌及“水法炼铜”等都早于世界其他国家。这些都是中国对化学冶金技术发展的重要贡献。此外,我国古代有酿造、染色、油漆、制革等工艺,都与化学

5、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英国学者所著《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一书中,就有14项第一是化学方面的。我国古代化学方面的辉煌成就,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化学课上讲到钠的化合物时介绍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20世纪20年代我国实业家范旭东面对中国纯碱缺乏,依赖进口,洋人垄断技术的艰难局面,决心打破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而在美留学的侯德榜更是欣然受聘,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终于摸索出索尔维制碱法,将一直被外国视为珍宝秘而不宣的技术,靠自己的力量摸

6、索出来,并进行了改进,创造了更好的侯氏制碱法。他还将自己写成的《纯碱制造》一书公开发表,给英、法、美、德等国的垄断以迎头一击,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化学课上讲到蛋白质时介绍我国于1965年9月,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有生命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11月,我国又最先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这标志着我国在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化学课上讲到玻璃、陶瓷、水泥时介绍我国于1986年,率先发现了100K高温超导体,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并驾齐驱。1989年初,我国又首先制成了零电

7、阻温度高达132K的超导材料,这是当时国际上经证实的最高临界温度记录。这些真实典型的化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二、用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事迹教育学生介绍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事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精神的有效方法。结合教材和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我国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教育,无疑将震撼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素质。如在《原子》一节“氢的同位素気、氛”、氟教学中,可引述我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

8、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院士的事迹。三、用日常生活热点、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事情教育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化学教材中,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节介绍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们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使人死亡。联系近年我国呼吸道疾病人数增加的现实,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化学电源一节介绍了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联系近年我们周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