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重点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

ID:32952098

大小:85.8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8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_第1页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_第2页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_第3页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_第4页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1、溶原性细菌:获得温和噬菌体核酸的细菌。2、前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整合于细菌染色体(宿主基因组)中的核酸称为前噬菌体。3、侵袭力:病原微生物能突破宿主的防御系统,在机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4、正常菌群M1C(最低抑菌浓度):在体外试验中,抗菌药物抑制培养基中某种细菌生长最低药物浓度,是药物抗菌活性指标,提示药物的抑菌能力(pg/ml)5、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迁徙生长现象:变形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性生长,形成以菌种接种部位为中心的,厚薄交替同心圆型的层层波状菌苔7、菌丝:真菌在适宜的环境中,由抱子出芽形成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8、二相性真菌:有

2、些真菌在不同寄生环境和培养条件下可岀现两种形态,称二相性真菌9、病每体:一个成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二、填空、判断、选择、问答部分(一)革兰氏染色的三个原理,操作步骤与临床意义【选择题】1、原理:(1)渗透学说: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紧密,肽聚糖层厚,含脂质少,脫色时乙醇不易渗入,反而使细胞壁脱水,通透性下降,胞内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不易渗出。格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疏松,肽聚糖层薄,含脂质多,易被乙醇溶解,是细胞壁通透性增加,胞内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被乙醇溶解溢出而被脱色。【主要学说一一细胞壁结构学说:G+菌和G■菌的细胞壁成分差异大,对脱色剂的反应不同】(2)化学学说:革兰阳性菌含大量

3、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晶紫、碘牢固结合,而不易被乙醇脱色。革兰阴性菌内所含核糖核酸镁盐少,故易被脱色。(3)等电点学说: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pH2〜3)比格兰阴性菌(pH4~5)低,在相同pH的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比格兰阴性菌所带的负电荷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较牢固,而不易脱色。2、操作步骤:①细菌涂片、干燥,经火焰固定(菌膜>lcmXlcm)②结晶紫染色lmin,水洗甩干③加碘液媒染lmin,水洗甩干④加95%乙醇脱色30s,水洗甩干⑤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30s,水洗吸干后镜检3、临床意义:①鉴别细菌②选择治疗用药③与细菌致病性有关(二)细菌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细菌的变异

4、机理【选择题】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同时也是药物作用的部分)细菌内毒素的化学成分:脂多糖1、细菌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1)细胞壁a.主要功能:①维持细菌固有形态②抵抗低渗作用③物质交换作用2、化学组成和结构a.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原核细胞所特有的成分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多):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构成的三维网架结构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少):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构成的二维网架结构b.磷壁酸: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作用:调节、维护细菌细胞内离子平衡作用,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与细菌致病性有关。壁磷壁酸:由

5、肽聚糖延伸;膜磷壁酸:由细胞膜延伸c.外膜层: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细胞壁肽聚糖外侧,由外向内依次为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①脂多糖:格兰阴性菌内毒素,脂质A为主要毒性成分(2)细胞膜: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渗透性双层脂质生物膜结构,脂质双层屮镶嵌有多种蛋白质。中介体:细胞膜内陷折叠而成的囊状结构。(3)细胞质有质粒(是染色体外遗传物质)包括:F质粒(至育性质粒)R质粒(耐药性质粒)Vi质粒(毒力质粒)2、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泡和菌毛)(1)鞭毛:附着在菌体上面胞壁外的细长呈波浪形弯曲的丝状物。乩类型:周毛菌,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a.作用和意义:①是细菌的运动器官②与细菌致

6、病性有关③与细菌鉴定、分类及分型有关(2)菌毛:是指菌体表面具有比鞭毛更细、短而直的丝状附属物。化学本质:蛋白质乩普通菌毛:是细菌的黏附器官,与细菌致病性密切相关b.性菌毛:F质粒控制,表而有性菌毛的称为雄性菌(F+),无性菌毛称为雌性菌(F-)(3)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黏液性物质。化学本质:多糠类,少数为多肽通常在机体内和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易形成荚膜a.作用:①抗吞噬②抗杀伤③抗干燥④与致病性有关⑤细菌鉴别和分型的依据⑥免疫原性(4)芽抱: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核质浓缩脱水而形成的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形成条件:缺乏营养物

7、质,有害代谢产物的堆积b.性质:休眠状态,非繁殖态。芽孑包可脱离母体单独存活c.特性:①保留原菌活性②细菌的休眠状态③可转变为繁殖体(不是繁殖方式)d.作用和意义:①增强细菌抵抗力②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③鉴别细菌(5)细菌的非典型形态与结构细菌L型:即细菌细胞膜缺陷型,无细胞壁仍可存活主要生物学特性:①多形性②大多数染成革兰阴性③普通培养不上涨(3%〜5%高渗培养)④缓慢生长⑤荷包蛋样菌落(中间凸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