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ID:32959229

大小:54.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_第1页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_第2页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_第3页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_第4页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行以及对教育公正性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表明,每个学生在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学习数学的基础,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采用传统的班级整体教学模式无法兼顾优生和差生,造成学生两级分化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分层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整体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一、什么是分层教学不同于传统教育“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分层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

2、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许多人对分层教学法有一定的误解•例如一些教学实践者,学生家长认为分层教育是一种差生歧视•其实不然,分层教育并不等同于人格分层,仅仅是成绩差异的分层•因此,在教育过层中实施分层教育并不是一种差生歧视,相反分层教育正是一种差生关怀的体现,更能体现教育的公正性•分层教学法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二、学生分层是关键在进行分层教学法时,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数学成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态度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学生分层的好坏将直接影响

3、到分层教学法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结合几次模拟测试,对学生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学习基础较差,不能正确完成课本上的基础习题,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中等,能够正确完成课本上的基础习题,成绩中等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较好,不仅能够正确独立地完成课本上的习题,还能正确完成一些难题,成绩优异的学生.三、教学目标层次化在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要合理地制订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要兼顾差生、中等生、优生•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学目标应该为让学生能够识记课本上的知识点,并

4、能够初步领会以及简单应用;针对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学目标除了能够识记课本上的知识点能够初步领会以及简单应用之外,还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综合运用;针对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学目标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当要求其能够根据知识点进行较复杂综合应用.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为例,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当分层制订:成绩较差的学生应当知道三角函数的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符号,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够简单地运用这些知识以解决课本上的基础题目•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则应当在掌握

5、三角函数定义,关系式,图象和性质之外,还应当能够熟练地运用诱导公式,变形公式,能够正确地完成课本上的所有习题•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则应当除了熟练地掌握课本上所提及概念公式之外,还应当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公式有技巧地独立完成三角函数式中一些综合性技巧性较高,有难度的补充习题.四、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前预习也当制订不同的层次方案•针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方面可以要求其多去复习旧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对预习内容能够基本看懂即可•针对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方面可以要求其对预习内容能

6、够初步理解和掌握.针对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方面可以要求其对预习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并能够独立推导课本上的公式与定理•还是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为例,在讲解三角函数恒等变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课前预习要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在预习时,及时巩固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简要地预习一下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即可•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则应当全面地预习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公式.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在预习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时,应当熟记二倍角

7、公式,半角公式,和差化积等公式,并且最好对这些公式能够独立推导.五、课堂教学层次化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综合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去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中等成绩的学生为主体兼顾成绩较差和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样才能让成绩较差的学生能够跟得上,中等成绩的学生能够学得好,优秀学生能够学得全,提高教学效率,防止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以苏教版必修1第二章中的对数函数这节中的习题讲解为例,‘'对于函数f(x)=logl2(x2-2ax+3),解答下述问题:(1)若

8、函数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的值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可以转化为“当t满足什么条件时,f(x)=logl2t的定义域为R”显然是当t恒大于零时,因此对于第一问即转化为a取何值时,x2-2ax+3恒大于零.对于该题的第二问可以由logl2的图象入手去分析,显然当t能够取到整体正数时,函数的值域为R.故又可将该问题转化为x2-2ax+3的最小值大于等于零.只有通过这种逐步讲解将一个较难的数学题采用抽丝剥茧的教学方法,才能兼顾差生和优生.六、课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