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理脾与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100例研究

调肝理脾与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100例研究

ID:32961034

大小:53.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调肝理脾与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100例研究_第1页
调肝理脾与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100例研究_第2页
调肝理脾与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100例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调肝理脾与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100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调肝理脾与胃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cs病100例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法调肝理脾和胃法在治疗NERD,缓解NERD症状上的疗效与西药疗效相对比的优势,为中药汤剂推广应用于NERD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00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疗效,对其两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50例中,临床治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愈率24%,显效率32%,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31例,无效10例,治愈率14%,显效率30%,总有效率88%。结论:中医治法调肝理脾和胃法在治疗NERD,缓解NERD症状上的疗效与西

2、药疗效相对比的优势,特别是在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疼痛与不适方面、消化功能方面、心理方面改善程度中医治疗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调肝理脾和胃法对照观察【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2-01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00例患者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的门诊病人,全部符合上述NERD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并知情同意本次研究。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男27例(54%),女23例(46%);对照组男28例(56%),女22例(4

3、4%);治疗组年龄22-63岁,对照组年龄22-61岁;治疗组病程4〜28个月,对照组病程4〜2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西医诊断标准。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诊断标准》制定。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①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②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③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1.3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轻重分级标准。采用中国食管反流研究协作组制订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diagnostjcquestionnair

4、e,RDQ,又称耐信量表)进行评判。记录患者过去4周中烧心感、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4种消化道症状出现的频率和程度进行评分(5级记分制)。症状评分标准:①发作频率记分:按上述4种为统计症状,第二部分临床研究无症状者为0分,症状出现频率1.7.2次要症状疗效评定。按次要症状疗效评分标准,记录两组个次要症状治疗前/后积分,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前后组内、组间差异。1.8临床综合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50例中,临床治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愈率24%,显效率32%,总有效率96%;对照组50例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31例,无效10例,治愈率14%,显效率30%,总有效率88%。经

5、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1.9次要临床症状疗效评定及分析。见表2。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各组得分及总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