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

ID:32961854

大小:54.9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教学反思【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新一轮高考试题的内涵,在教学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运用诱思探究思想开展教学,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关键词】高中课程标准新高考诱思探究教学学生主体地位【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205-01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注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科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无疑是对多年从事高三教学的教师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抓好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值得思考的课题。1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

3、知能并重。新教材的编写上也体现出了新特点,知识上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同一知识由浅入深分几次学习,符合学生能力发展规律,便于学生接受;形式上扩大版面,图文并茂,增强直观性,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内容上增设讨论题,家庭小实验、实验设计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后还编写了“选学”“资料”“阅读”等内容,丰富了学习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新教材还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填充了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如能源,材料等,体现了社会性和现实性。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探索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主导的同时,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2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实施

4、后高考试题的特点。新课程改革后,高考题立意在能力考察上,明确侧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第I卷中主要是考查基础的选择题,数量减少且难度降低,第II卷主要考查能力,20%的难题中不是知识的偏、难、怪,而是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能力考查;学生感觉“似曾相识”,试题突出学科的主干知识,淡化知识的覆盖面;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弱化知识的再认、再现;重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增加思维含量,轻结论性、模式化;试题难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感觉"简单”却不能得高分,基础知识学习中的走马观花,导致答题时准确率的降低。3认真剖析高中教学中的弊端成功的教育告诉我们:素质教育的

5、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难以走出误区,具体表现为:教师精心备课,满堂讲授,面面俱到,学生习惯注入式教学,被动接受,不去思考;只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不重学生接受的效果;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轻知识活用、能力培养;重大量练习题海战术,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重难题突破,轻基础巩固;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交流。种种现实使我们的教学迟迟不能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难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难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4.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6、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柴;教师不是一只水桶,而是一个支架,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自主能力的提高,支架应该越来越短,最终的结果是“教师淡出讲台”,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4.2变教为用,变学为思,实施诱思探究教学法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体现的正是这种教育思想,是根据教学的客观规律形成的完整的教育理念体系,其核心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设计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诱思”的“诱”是指

7、教师循循善诱,很好发挥其主导作用,“思”是指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体现其主体作用,“探究”的是教学过程模式和方法,“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诱思探究要求学科教学一要坚持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二要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做指导,在基础教育阶段,教会学生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把教学重点放在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上。三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具体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知识比作树上的桃子,那么教学活动的一切安排就是“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