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ID:32979556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_第1页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_第2页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_第3页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_第4页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模板《电路理论》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16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8学时)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教材:《电路》(第五版),邱关源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开课单位: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平台必修课。课程任务:其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2、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初步实验技能和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课程教学内容(1)电路模型、基本物理量、参考方向及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2)电路元件和电阻元件,独立电源和受控源;(3)基尔霍夫定律。2.课程重点难点重点:参考方向及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难点:受控源。3.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

3、的概念;(2)掌握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6(3)掌握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欧姆定律,功率的计算及实际功率的判别方法;(4)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课程教学内容(1)等效变换的概念,电阻元件的联接(串并联,星形和三角形联接),Y-Δ之间的等效变换;(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输入电阻的概念及计算。2.课程重点难点重点:等效变换及等效电路的化简;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难点:输入电阻的计算。

4、3.课程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Y-Δ之间的等效变换;(2)理解并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掌握输入电阻的概念及计算。(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课程教学内容(1)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2)网孔电流法;(3)回路电流法;(4)结点电压法。2.课程重点难点重点: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回路分析法。难点:结点电压法。3.课程教学要求理解与熟练掌握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四)电路定理1.课程教学内容(1)叠加定理;(2)替代定理;(3)戴维宁定理和

5、诺顿定理;(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课程重点难点重点: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难点: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课程教学要求6理解并掌握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理解并熟练掌握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五)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1.课程教学内容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应用、两个个典型特性;比例电路的分析及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2.课程重点难点重点:两个典型特性:虚短、虚断。难点:比例电路的分析及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3.课程教学要求(1)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应用;(2)理解并能够应用两个个典型特性分析比例电路和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

6、路。(六)储能元件1.课程教学内容电容、电感动态储能元件的特性及含该类元件电路的串并联等效方法。2.课程重点难点重点:电容、电感动态储能元件的特性。难点:含电容、电感动态储能元件电路的串并联等效方法。3.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电容、电感动态储能元件的特性并能够分析该类元件电路的串并联等效方法。(七)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1.课程教学内容(1)电路的初始条件,换路原理;(2)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3)一阶动态电路全响应,时间常数;三要素法;(4)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函数,阶跃响应及冲激响应二者的关系。2.课程重点难点重点:换路定理;

7、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难点:一阶动态电路全响应,时间常数;三要素法。3.课程教学要求(1)掌握电路的初始条件,换路原理;(2)熟练掌握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一阶动态电路全响应、时间常数和三要素法;(3)了解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函数,阶跃响应及冲激响应二者的关系。(八)相量法1.课程教学内容(1)复数和复变量的表示方法,三要素,正弦量、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相量;6(2)电路定律的相量表示法。2.课程重点难点重点:正弦量的概念,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难点: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3.课程教学要求(1)了解复数的

8、概念和复变量的表示方法;理解相量的含义;(2)掌握电路定律的相量表示法。(九)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课程教学内容(1)阻抗、导纳、相量图;(2)稳态电路分析;(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