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

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

ID:32980145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_第1页
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_第2页
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_第3页
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_第4页
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年龄导致微创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研究和处理措施摘要目的分析年龄对微创型动态血糖监测(CGM)的影响,分析导致CGM监测异常的原因。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诊治患者196例,按照年龄是否大于等于60岁分为老年组(105例)及对照组(91例)。2组患者均使用同一品牌型号微创型CGM仪监测血糖。结果CGM监测中,老年T2DM组血糖过高频次、血糖过低频次及血糖异常总频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GM监测异常报警原因分析中,老年T2DM组异常报警总频次、校准错误报警频次、断开报警频次及

2、探头信号不在正常范围报警频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对象CGMS中图像异常原因分析中,老年T2DM组老年T2DM组图像异常总次数、关机原因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T2DM患者CGM监测易出现血糖异常、异常报警及图像异常,医护人员应通过详细讲解接受CGM监测注意事项、制定老年患者CGM监测方案、规范CGM操作流程降低异常发生率。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微创型动态血糖监测血糖异常数据异常报警原因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CGM)技术可以

3、连续性实时监测血糖值单日和多日波动曲线。目前,微创型CGM仪已在国内临床广泛使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监测图像中断、记录器报警数据不完整等问题。国外研究[1,2]显示,微创型CGM的准确度受到年龄因素影响,为验证此结论是否适用于国内人群,本研究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微创型GCM仪对不同年龄患者的监测结果及其准确程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连续选择2012年01月到2012年12月前往我院内分泌科就诊

4、或住院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纳入标准如下:①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及201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修订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规定的T2DM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等于60岁。③填写知情同意书,志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如下:①重度心、肺、肝、肾疾病患者。②1型及各类继发性糖尿病患者。③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患者。④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本研究共入选老年T2DM患者105例,年龄60〜81(67.92±16.30)岁。对照组另择相同时间在我科就诊及住院治疗的成年T2DM患者91例,年龄40〜59(5

5、5.04±12,76)岁。除了年龄条件外,其它纳入及排除标准基本一致。表1为2组对象性别及病情基线数据比较,结果表明,2组入选患者性别、病程、口服降糖药物例数、皮下注射胰岛素例数、强化血糖监测例数及常规血糖监测例数分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CGM仪选择及监测血糖方法①CGM仪选择:本研究选择美国MedtronicMiniMed公司生产的皮下埋入式CGM仪为连续性血糖监测工具。②CGM仪监测血糖方法:从冰箱内取出探头复温30min后,穿刺点选择腹部距脐两侧3cm处,常规消毒后

6、,以45°穿刺进入,埋置于皮下后用防水薄膜固定。清除CGM仪中陈旧信息,探头连接记录器,并进行初始化,将指尖血糖信息输入CGM仪后,机器开始启动,间隔5min记录1次血糖信息,监测时间24〜72h。CGM工作结束后,将记录信息拷贝到专用计算机内,通过特定软件自动统计分析。CGM监测,本研究将血糖10.OmmoL/L设定为血糖仪异常标准。1.2.2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CGM记录仪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定;基线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7、x2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定,P本研究连续选择一组近期在我院接受CGM监测的老年T2DM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为同期接受同类检查的中、青年同病患者,CGM监测中异常报警原因分析显示,老年T2DM患者异常报警总频次、校准错误报警频次、断开报警频次、探头信号不在正常范围报警频次以及关机报警总次数均呈明显增加。比较常见的原因有[5〜7]:①CGM记录器固定不合理,老年患者在从事起床、行走、如厕、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时,出现探头滑脱、拔出或电缆断开;②老年患者认知能力差频频出现操作失误,如:延迟或重复输入指血引发报警;③老

8、年患者皮肤松弛、皱褶较多,导致探头与皮下组织接触不充分,记录器进入不了工作常态。④老年患者粗暴牵拉电缆线,导致后者多处折叠及探头脱出。⑤老年患者易出汗、皮肤潮湿,导致探头或线缆连接部位电阻小、电流值不稳定而发生报警。老年及高龄患者佩带CGM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异常,并直接影响到CGM监测质量,这些现象提示,老年T2DM患者接受CGM监测各种异常报警频次发生率很高,一些国内外同类研究[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