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

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

ID:32990232

大小:1.04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_第1页
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_第2页
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改革与发展生物能源:“三农”发展的新动力■丁声俊当前,以生物技术、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二是新能源经济对于医治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济为主流的绿色浪潮,正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病疴”、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并形成新兴产业具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对于振兴农有强大的拉动力;三是清洁能源领域积累起来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具有重要的战略的技术创新成果已经孕育了新能源革命的内在意义。启动力;四是人类追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共同愿望已经转化为强大的驱动力;五是各国一、在绿色浪潮中兴起的生物能源决策者采取的政策措施与协同合作已经形成了

2、自人类钻木取火发现木质能源之后,人类确定不移的推动力。这五种力量的有机融合,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农使一些主要国家在新世纪之初便提出了“创建业文明时代,人类主要依靠传统的再生能源即低碳经济”的概念,并将其确定为2008年世以生物质能维持生产与生活。工业革命后,人界环境日的主题,这就为发展生物能源提供了类的生产与生活逐步转向利用煤炭、石油等化难得的历史机遇。石能源。目前,全球每年消耗的能源总量超过所谓生物能源,是指以生物质材料为来源150亿吨,其中90%为化石能源。的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是由生

3、物体大量事实表明,以传统方式开发利用化石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排泄能源,既创造了空前的现代文明成果,也导致物、有机垃圾与有机废水等,几乎全部来源于了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爆发农业和农村。生物能源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的世界石油危机与随后爆发的粮食危机,给世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和沉重负担,态和气体燃料。从广义上讲,生物质是植物通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反思和纠正自身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据生物学家估算,不科学开发利用能源的行为,并采取实际行动

4、地球上每年生长的生物能总量约相当于目前总开发第四大能源,即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能耗的10倍,而作为能源的利用量还不到总开发生物能源,以开启绿色能源革命,使人类量的1%。在自然条件下,光合作用的转化率社会发展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较低,按全年平均计算约为太阳全部辐射能的世界主要国家选择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是0.5%—2.5%。而在提供理想环境条件下,光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具有客观的依据与动合作用的转化率可达8%—15%。因此,发展因:一是化石能源资源日益枯竭与生态环境的生物能源前景广阔。特别是由于生物质材料几

5、严重恶化形成了人们寻找替代能源的强制力;乎全部产生于农业和农村,可以说,发展生物34求是杂志2011·10经济改革与发展能源产业就是“农业能源功能属性”的开发与国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副产品的年总产量高延伸,这将为“三农”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达7.8亿多吨,约折合标准煤38825.3万吨。从空间。目前全国秸秆资源使用结构看,除饲料、造肥还田和工业原料用途外,用于薪柴的占43%,露天二、发展生物能源的多重效应焚烧约占15%。因此,如果充分利用现代工业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将借助现代技术和生化方式大力发展纤维素燃料乙醇,将会把

6、数量产方式,加工生产包括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巨大的农业副产品或废弃物变为社会财富。和沼气等燃料,有利于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力、能建设广阔“绿色油田”。灌木林是纤维素燃源替代、环境保护等多重经济社会效应。料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我国是一个灌木能源林有效替代化石能源。近年来,生物燃料几资源丰富的国家。全国灌木林地总面积高达乎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因为,生物燃料4529.68万公顷,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16.02%是化石能源的最有前途的替代品。而且,生物以上。近年来,我国每年营造灌木林面积在60能源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生物

7、燃料,可以多万公顷。在全国约6000多个灌木林树种中,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轻和防止污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利用的超过1000种。染,有效保护环境。有关资料表明,使用生物燃特别是我国木本油料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料乙醇的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仅为使用汽油343万平方公里,果实总产量114万吨,是生物汽车的1/3。更重要的是,生物能源还是“再柴油的优质生物质原料。以沙棘林为例,每公生能源”。不管是何种生物燃料,作为其原料顷干柴产量在13—21.67吨之间,可产生热值的农作物秸秆等,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可以再5693.

8、9—41622.1千焦,相当于原煤2.13—15.54生,做到永续利用。尤其是在农村,普遍存在吨。因此,充分利用我国灌木能源林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数量巨大的各种秸秆、粪便等有机优势,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无异于在全国建设巨物质,在一定温度、水分、酸碱度和厌氧环境中,大的“绿色油田”,将极大地缓解我国未来能源经过微生物发酵产生出可广泛用于农村生产与供给问题。同时,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