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

ID:22130542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7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_第1页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_第2页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_第3页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_第4页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一、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要重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新四化’、“四化同步”以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

2、景。当前,中国仍然有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需要靠工业化来进一步消化,而中国的传统工业要依靠信息化来提高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此外,城市必须创造条件容纳日益增加的参与工业化的农村人口,让农民工变成市民,而农业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味”,适应消费者从小康走向富裕的需要。“新四化’、“四化同步”以及“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是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面对现阶段的突出矛盾,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发展理念出现的新变化。“四化同步”

3、发展中,工业化是主导,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会缺乏产业支撑、物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而没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就会缺乏有效载体和厚实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提供支撑与保障。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将会导致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受阻,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在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初期,农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撑,农业晡育工业,第二产业率先实现工业化;而当

4、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和其它产业便开始反晡农业,支持和促进农业的发展,进而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因此,城镇繁荣与乡村贫困并存、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出现过,只不过中国由于人口多,工业化起点低,因而导致现代与传统、发达与不发达、高收入与低收入的鲜明对比甚至对立的城乡二元结构比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更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我国工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但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2011年工业劳动生产率已达

5、农业的5.5倍,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扩大了30%左右。工农业发展不平衡,造成农业的比较效益差的矛盾非常尖锐,弃农撂荒问题日趋严峻“将来,谁来种地?”正在演变为社会问题。如此低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会使得农业资源和要素向城镇加快流失、农业发展萧条衰败,甚至会削弱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造成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难以为继。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四化同步”,无疑将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仅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基本的、多样化的原材料,而且还能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充足

6、的劳动力资源,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协调统一。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三农”问题归根到底的症结所在。虽然过去10余年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城乡关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三中全会提出要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等四个方面着手重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7、”,将改革重心从过去的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提升了治理层次,将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期,总体上可以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转为上升成长期,但是,我国的农业基础非常薄弱,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许多矛盾日益加剧,问题更加突出,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土地、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8、。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耕地资源、水资源“农转非”现象严重10。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且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低于非农产业,在与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耕地和水资源争夺战中,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弱势地位逐渐凸显,进而导致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的约束不断强化。同时,由于水污染问题逐渐突出,导致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污染性缺水。这些进一步强化了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对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