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李广华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李广华

ID:32991926

大小:54.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8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李广华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李广华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李广华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李广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李广华河南省林州市第四中学李广华(摘要)高中历史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这样由学牛来做主动者,让学生自己来做学习和探究的参与者,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牛的素质。(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牛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牛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牛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牛多问“为什么”。1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课堂讨论式教学的意义1.1有

2、利于培养学牛的独立性。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牛学习上的独立性。在上课前,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要认真的预习课木,查看相关的参考书,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读书和搜索资料的能力。对于高中学牛来讲,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要比教导他们学习什么更重要。要让学牛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更利于提高学牛的研究能力。1.2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群体性的自由互动交谈讨论,可以有效促进学牛智力和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寻求交流,这既是学生的木能,也是其在现代生活中所必备的生活能力。这种讨论式的

3、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和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其个人思维达到一个连贯的整体,还可以帮助学牛摆脱其木来心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1.3有助于培养学牛的个性特征。釆用课堂讨论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养成积极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在课下或课上探究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搜集资料,然后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动脑,这就要求其要有坚强的自信和耐心以及热爱历史学习的恒心。2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教师事先公布讨论题,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

4、坐位每10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离题,不超吋、态度认真大方,尽可能讲普通话,口齿清雉,措词得当。3精心命题是保证课堂讨论质量的关键3.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通过对苏联战吋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

5、源于教材,却又高于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了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3.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横”是要找出其它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在教学“西安事变”这段历史吋,引导学生联系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

6、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积极营救蒋介石,反对“讨伐”;广大人民,特别是东北军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成为扭转吋局的关键。3.3在教学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学习中国历史吋联系到世界史,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去学习,中国发生什么大事,一般都与国际大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世界史时要联系到中国史,不能把中外历史割裂开来。比如在教学中国属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吋,引导学生联系亚洲的

7、觉醒:朝鲜的反日斗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埃及、苏丹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议战争;拉美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4效果开展课堂讨论,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课堂讨论的收获,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8、,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形成了“兴趣用功提高”的良性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