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ID:32993679

大小:71.8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8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宁市2016—2017学年度春季七年级段考联考语文(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20分)注意事项:1.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8分)1.下列词语屮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硕果shudB.迭起didC.亘古gdnD.晌午xidng字

2、帖tie惩罚cheng丰饶rao诘向jiQ鞠躬尽瘁cui当之无愧kui气冲斗牛ddu目不窥园kui2.下列词语屮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婉转大廷广众莫名其妙B.高粱微不足道望闻问切C.斑阑言外之意若有所失D.荒僻迥乎不同可歌可器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止确的一项是A.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B.《大侦探福尔摩斯》中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C.由于今年多次遇到旱席灾害,使得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们只能过个兀兀穷年。••••D.九寨沟风景区大门挤满

3、了密密麻麻的人,但人们秩序井然,排起的几列长队如群蚁排衙。••••4.下列句子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II7N9病毒的蔓延,南宁市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B.某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使得用水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倍。A.张老师说:“同学们是否注重复习,是你们在下一次月考中提高成绩的关键。”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屮,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1.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前不久,我光临大礼堂,和同学们一道欢度新春。B.我就谈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而请诸

4、位发表意见。C.小王在毕业纪念册上给同学留言:“今后到了高屮好好做人!”D.小明送给小张一份礼物,小张说:“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都徳,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短篇小说《小东西》等。B.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其诗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C.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和欧阳修八位的合称。D.小说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生动

5、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3.下列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无情地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喑社会。B.《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最大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C.《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美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坏球探险旅行的故事。D.《海底两万里》中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现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

6、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4.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人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有的时候我们迷恋远方,;厌恶故土,;热爱梦想,;追逐激情,①仅仅是因为还未到达②仅仅是因为害怕平淡③仅仅是因为待得太久④仅仅是因为还未实现A.④③①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①②③④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登飞来峰王安石飞來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

7、进的势力。C.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D.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时间去哪儿了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吋问到底去哪儿了?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

8、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遣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③幼吋记忆究竟从何吋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屮,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