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

ID:32999131

大小:55.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_第1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_第2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_第3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_第4页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摘要: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别从课堂阅读、课后阅读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语文从古至今都是一门富有诗情画意的学科,而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随着苏教版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已不仅仅是学几个汉字、背几首古诗词就行了。它对初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好的文章更好地理解和深入,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呢?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

2、应用,进行了浅要探讨。一、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中的应用研究众所周知,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很重要,在社会中生存,看的并不是人脉和专业素质,而是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而一个人的性格大部分是在欣赏和学习中养成的。初中语文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名人的细腻情感。他们从中观察、体会、揣摩,从而完善自身的不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下面就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背影》一课来做解析。1.课堂预习时的问题式教学法在上课之前,相信学生都会预习,也相信学生对这篇文章都有所耳闻。那么对于这样一篇感染了几代人的著名的文章而言,它值得我们发掘的内容是很多很多的。所

3、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了。要让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兴趣,就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加深对于文章的认知与理解。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认知。问题一: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作者的一些详细信息有哪些(尽可能详细)?我们还学过关于作者的哪些文章?问题二:这篇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问题三:通读课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课堂讲解时的问题式教学法有了课堂预习,相信学生已经从老师的问题中对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是不是急于知道课前预习的答案呢?问题一答案: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

4、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春》《荷塘月色》等。问题二答案:《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任清华大学讲师时写的,当时的他还年轻,心智不成熟。问题三答案:通过记叙父亲送自己去车站和买橘子的经历,刻画出爱护儿子、具有深深父爱的好父亲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敬爱和怀念。那么同学们的回答到底对不对呢?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吧!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摒弃原来的教学方法,即只阅读课文,而应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讲,并用心回答这些问题。问题四:整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问题五

5、: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课文读完了,学生也深深地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影响,他们也被这深深的父子情感动了。那么他们是否也了解了事情的发展过程呢?回答一下问题吧!问题四答案:全文分成三大部分:(1)第一部分(第一段):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开篇点题。(2)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叙述了多年前自己与父亲在车站分别的那一幕,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交代了作者家中艰难困苦的家庭背景,为父亲的伟大渲染了气氛。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细节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为文章主题埋下伏笔。第三层(从''我说道”到"……又来了

6、”):详细描写了我看到的父亲佝偻的“背影”,将整篇文章推向高潮。(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以背影来结尾,抒发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即我对父亲的感激以及深深思念之情。问题五答案: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1)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2)文章语言平实、自然简洁,不造作,生活气息浓厚。(3)突出细节描写,感人至深。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后阅读中的应用研究这篇文章已经讲完了,学生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这篇文章以及作者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这篇文章对他们的人生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仅靠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炎黄

7、子孙,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老祖宗留下来的辉煌的文化。那么让我们再次品读这篇文章,来思考一下下面的问题吧!问题六:“背影”在这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呢?问题六答案: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语句不多,但饱含深情,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在这父子即将远别的特定情境中,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能引起作者的注意;他那劳碌奔波的背影,才那样感人至深,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末了再提背影,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这回的分别就感到特别的怜惜、怅惘、依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