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与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与策略

ID:32999826

大小:80.7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18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与策略_第1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与策略_第2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与策略_第3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与策略_第4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研究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资阳市“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科研课题申请•审批书—、课题基本信息申报年度:2014—2015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研究与策略申报级别:市级课题□省级课题课题类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学与教理论和实践研究□教学环境资源建设研究□区域信息化发展研究□其他课题负责人:彭晓晴负责人所在单位:东方红小学填表日期:2014.10.25预计完成时间:2016」2.20预期最终成果: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学习网站□论文□课件□课例□其他二、课题负责人和联系人基本情况1、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负责人姓名:彭晓晴出生年月:1984.01工作单位:东方红小学职称:空二职务:W联系

2、电话:157600200422、课题联系人基本情况联系人姓名:彭晓晴出生年月:1984.01学历:本科研究专长: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称:中二单位编码:45142523-5教师证编号:20084200142008037电子邮箱:zjring@126.com联系电话:15760020042三、主要参加人员(含课题负责人和联系人)序号姓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1彭晓晴1984.01教师信息科课堂教学本科学士东方红小学2唐朝兵1974.10教师信息科课堂教学本科东方红小学3黄饪涵1985..03教师信息科课堂教学本科东方红小学4刘莉1980.10教师思品

3、课程教学本科东方红小学5李君锋1983.06教师教学信息化专科岳阳镇小学6丁凤琼1966.10教师教学信息化本科东方红小学7杨林森1971.03教师教学信息化本科东方红小学注:最多添加7人。四、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十一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序号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单位完成情况1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次发展策略普通2007.11资阳市教科所已经获市级科研一等奖2班科基础位次评估法普通2008.11安岳县教研室已经获市级科研三等奖3数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普通2010.11安岳县教研室已经获市级科研三等奖4Self-regulateEnglishLearn

4、ingandItsDevelopmentinHighSchools普通2010.3安岳县教研室已经获市级科研三等奖5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普通2010.3安岳县教研室已经获市级科研二等奖五、主要预期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学习网站、论文、课件、课例等,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序号完成年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12014.11中小学教学信息化调查报告试验报告彭晓晴22016.12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结果结题报告杨林森六、课题设计论证邙艮5000字内)•为什么研究:问题的提出(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来的、研究它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研究的是

5、什么问题:关键词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怎么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改变从教育开始,教育使人成为他自己。传统的教育使一个个孩子成为教育工厂流水线下的复制品,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学生的特性无法展现,现代化的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让学学生能合理地张扬自己的个个性,让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一个自信、健康、有担当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使教学朝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信息技术转变课堂整合自主学习网络2000年10月,在中

6、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岀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设立了“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化平台及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今天的教师,面对的是“千姿百态”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课堂,所以,教师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研究在信息化坏境下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系统地进行学科教育资源建设,探索全面实现课

7、堂教育信息化的最佳途径。一、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一)研究目标1•调查分析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特征,研究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规律,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牛个性化学习的基木模式。2.创建有利于学牛个性化学习的资源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牛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方法。3•提炼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牛个性化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水平。(二)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学习风格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特征寻找支撑与依据。2•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

8、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