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

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

ID:33001774

大小:64.7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8

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_第1页
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_第2页
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_第3页
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_第4页
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型期我国社会诚信问题探究述评摘要: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诚信问题越来越显性化与复杂化。社会诚信问题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学者们对社会诚信问题的研究,已实现从单一的伦理维度到伦理、经济、法制三维一体的转变,在原因探究上呈现出道德论、制度论、转型论三论互补的状态。在重建社会诚信方面则从博弈论、人本论、文化依托论等新视角寻找途径。关键词:社会诚信;思想来源;价值追求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社会已进入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诚信危机、秩序混乱、道德滑坡等矛盾突

2、发期,政府、企业、个人都已深深感受到了诚信缺失的巨大腐蚀性和破坏性,急切盼望诚信的回归。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刻总结与梳理我国诚信问题的研究脉络,对推进社会诚信理论的发展、制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西方对诚信内涵的基本解读对概念的确定和研究是任何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纵观专家学者的研究,学者对诚信概念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思想基础,即我国古代对诚信的定义及西方对诚信的定义。学者们对诚信含义的理解已经兼具伦理、法制和经济内涵。(一)我

3、国古代社会对诚信的论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诚信的伦理内涵有系统的阐述,主要表现在儒家文化中。认为它由“诚”和“信”两个基本概念组成。“诚”即诚实、诚恳,是指真实不欺的品德。他要求人要讲真话,吐真言,真诚的待人处事。诚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唯物主义的意境,如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其认为,"诚”是沟通天人的重要范畴,是天经地义的事,天道以其诚能化生万物,人思诚能有真正的道德行为。“信”指信用、信任,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德。信是我国儒家经典的重要内容,孔子主张''人无信不立”,在他看来“人无信不知其可也。”他强调

4、"言必信,行必果”。荀子也把信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认为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为政的要求。虽然诚和信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可以互训,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言:“诚者,信也。信者,诚也。”无论是分开来看,还是合在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诚信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二)西方对社会诚信的理解在西方社会,诚信问题也得到了学者的青睐。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诚信在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内涵。西方社会不仅将其作为一种美德,更将其作为一种资本,认为诚信是一种财富。比较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富兰克林曾举例说一个诚实守信的人,6英镑可以为

5、他带来100英镑的利益。德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揭示了诚实守信对于市场交易行为的重要意义。他无数次强调的一个信条就是:“信用就是金钱”。社会契约论者基本上把诚信视为人的一种然诺、履约的道德规范。其先行者格劳修斯就指出:"守约是人的本性,人们订立契约就产生民法,有约必践,有害必偿,有罪必罚”,[1]在这里诚实守信更有了法律效力。由此可见,诚信在西方天然地与财富和法制相联系。(三)诚信内涵从一维向三维的转变近现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学术界对社会诚信含义的理解已从传统一维的伦

6、理道德准则发展为一个集经济准则与法制准则和道德准则三位一体的概念。诚信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私法(民事法)为保障,以市民社会中的自然人和法人的自由选择为前提的,所体现的是公民法人之间的一种契约精神,是对契约、法、规则,以及自身人格的忠诚和信誉的保证。”[2]具体说,诚信就是公民和法人在交易过程中对自身责任的履行。同时,诚信作为法律制度,即依法可以实现的利益期待,当当事人违反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合同债权、担保、保险、票据等对此均有明文规定。这既是对我国传统诚信概念的发

7、展,也是对西方诚信概念的借鉴,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关于社会失信的原因:道德论-制度论-转型论自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伊始,诚信缺失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目前,就社会总体而言,中国社会主流是讲诚信的,但有一部分人存在着失信行为。随着“彭宇案”、“唐骏学历造假”、“华南虎照”、“躲猫猫”等一系列危害社会诚信事件的出现,社会失信现象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深思。对于其背后的深刻原因,目前主要有道德论、制度论和转型论三种论述。第一,道德滑坡论。道德滑坡论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市场经济巨大利益的趋势下,诚信被人们遗忘。有

8、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巨大的物质利益诱惑下,原有的义利观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理念被挤出了交易舞台,交易行为在观念上和精神上都出现了自我约束的真空地带,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淡薄”。[3]也有学者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