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局调度系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

分局调度系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

ID:33012911

大小:3.18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19-02-19

分局调度系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_第1页
分局调度系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_第2页
分局调度系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_第3页
分局调度系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_第4页
分局调度系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局调度系统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与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多变,随机扰动频繁,使得开发适合我国铁路特点的计算机辅助行车调度指挥运行调整系统仍存在许多技术难点问题,这主要在于这个系统不仅要有很强的实时处理能力,还必须要有一个表现丰富,操作灵活可靠、适应性强的人机交互系统,它必须能直观、全面、准确、快速她表现列车运行调整的各个作业过程,并具有通用性,以适应各种线路条件、各种车流结构、各种行车组织方法,且可运行于多种操作平台。在这样的系统中,合理的数据结构是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的基础,完美的图形处理方法是提高系统表现能力和速度的途径,而编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调度算法

2、则是系统能否实用的关键所在,这三个方面是调整系统的核心和难点,是开发调度系统首先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1.2传统行车调度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线路能力紧张,运能与运量矛盾十分突出,靠加大行车密度缓解运能不足矛盾,因而行车密度之高,堪称世界之最。行车密度大,列车关联性强,运行点间相互牵制面广,交一点牵动全局,在我国列车运行调整的难度是相当大的。由于线路能力紧张,因而在制订列车运行图时采用区间“撒点”的方法增加列车的运行富裕时分是十分有限的。且区间“撤点”一般安排在区间运行时分较小的区间,而较普遍采用的是车站停时“撒点”,该“撒点”方法在调整时波

3、及列车面广,往往需要通过较大范围列车会让方案的优选,增加了调度调整的复杂性和难度。所以说我国现阶段列车运行图的抗干扰能力有限,而列车运行图适应车流结构和强度变化能力有限,需要通过日常运输调整制订日班计划来适应车流的变化。我国目前制订日班计划的原始数据不够准确,致使班计划本身准确性不够,再受列车运行秩序和指挥水平影响,班计划的兑现率不高。有时受客观条件(设备条件、气候、灾害等)影响,导致列车运行大面积紊乱。因而必须制订3~4小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即阶段计划)。3~4小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是针对我国铁路特点丽设计的,是我国的首创。目前。我国

4、铁路调度指挥工作主要还是靠调度人员的个人技能和工作经验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完成的。调度设备、手段还比较落后.调度人员使用的仍然是铅笔、橡皮、直尺、电话和图表。由调度人员用铅笔,直尺逐个列车逐个区间推算,编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并必须随时记录列车运行实绩。通过电话获得有关信息,发布有关调度命令和列车运行计划。在未采用计算机控制调度集中(简称CTC,即CENTKALIZEDTRAFFICCONTROL)系统的区间,无列车运行监控设备,对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多变,随机扰动频繁,使得开发适合我国铁路特点的计算机辅助行车调度指挥运行调

5、整系统仍存在许多技术难点问题,这主要在于这个系统不仅要有很强的实时处理能力,还必须要有一个表现丰富,操作灵活可靠、适应性强的人机交互系统,它必须能直观、全面、准确、快速她表现列车运行调整的各个作业过程,并具有通用性,以适应各种线路条件、各种车流结构、各种行车组织方法,且可运行于多种操作平台。在这样的系统中,合理的数据结构是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的基础,完美的图形处理方法是提高系统表现能力和速度的途径,而编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调度算法则是系统能否实用的关键所在,这三个方面是调整系统的核心和难点,是开发调度系统首先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1.

6、2传统行车调度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线路能力紧张,运能与运量矛盾十分突出,靠加大行车密度缓解运能不足矛盾,因而行车密度之高,堪称世界之最。行车密度大,列车关联性强,运行点间相互牵制面广,交一点牵动全局,在我国列车运行调整的难度是相当大的。由于线路能力紧张,因而在制订列车运行图时采用区间“撒点”的方法增加列车的运行富裕时分是十分有限的。且区间“撤点”一般安排在区间运行时分较小的区间,而较普遍采用的是车站停时“撒点”,该“撒点”方法在调整时波及列车面广,往往需要通过较大范围列车会让方案的优选,增加了调度调整的复杂性和难度。所以说我国现阶段列车运

7、行图的抗干扰能力有限,而列车运行图适应车流结构和强度变化能力有限,需要通过日常运输调整制订日班计划来适应车流的变化。我国目前制订日班计划的原始数据不够准确,致使班计划本身准确性不够,再受列车运行秩序和指挥水平影响,班计划的兑现率不高。有时受客观条件(设备条件、气候、灾害等)影响,导致列车运行大面积紊乱。因而必须制订3~4小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即阶段计划)。3~4小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是针对我国铁路特点丽设计的,是我国的首创。目前。我国铁路调度指挥工作主要还是靠调度人员的个人技能和工作经验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完成的。调度设备、手段还比较

8、落后.调度人员使用的仍然是铅笔、橡皮、直尺、电话和图表。由调度人员用铅笔,直尺逐个列车逐个区间推算,编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并必须随时记录列车运行实绩。通过电话获得有关信息,发布有关调度命令和列车运行计划。在未采用计算机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