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风雨》

教学设计《风雨》

ID:33019580

大小:57.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教学设计《风雨》_第1页
教学设计《风雨》_第2页
教学设计《风雨》_第3页
教学设计《风雨》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风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姓名:王亚单位:德江县实验中学电话:13595652515《风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教学重点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而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难点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朗读法、批注法、讨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朗读材料、实拍风景照片。教学时间一课时师生活动预设观看风雨图片,感受大自然的威力。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给不认识的字注音。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3.读课文2遍,想一想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把你的疑惑写

2、下来。课堂学习一、预习反馈(5分钟)2.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1题。3.交流作家作品情况。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以小说出名,散文也独具要格。其散文常常绽放出哲理的光芒,平淡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生活道理。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远,有着浓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甜格。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等,曾多次获得文学大奖。二、课堂活动活动一:聆听风雨(10分钟)1•听《风雨》视频朗读,初步感知风雨的威力。2•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学生逐段阴读课文,想一想:各段

3、都写了哪些景物?(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整理)第1段:树林全貌;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第3段:断绳羊、女孩;第4段:葡萄蔓、苍蝇;第5段:鸟巢、鸟儿;第6段:废纸、猫、瓦;第7段:浮萍、鱼儿;第8段:老头、孩子。活动二:感受风雨(6分钟)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风雨的词句,以作批注的方法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岀了风怎样的特点?(讨论后归纳总结)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接下来,从形状、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写了几组自然物,作者的笔锋陡转,写到了动物,写到了人。文章用

4、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风雨之人之猛烈。活动三:品味风雨(18分钟)3.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侧面烘托)4.找出描写风雨的句子,试从修辞的角度及其它表现手法上分析。(1)“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将树林子比喻为一块面团,并着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2)“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乂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

5、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3)“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乂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夸张。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可见风之大)(4)“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比喻。将葡萄蔓比作“一条死

6、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蔓被风吹落的情状。)讨论探究:5.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同意这种说法。文章结尾,写孩子们“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脚下、门外,已是积水漫漫,否则又怎么可以放纸船呢?)&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尾处,与前面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冋味了。文末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

7、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这是木文的主旨所在。拓展延伸:(3分钟)自然之风雨威力无穷,当遇到人生之“风雨”时,我们该如何而对?当堂小结(3分钟)(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体味,乂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绝。作者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风南,并大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一幅幅生动画而像电影屮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