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ID:33050588

大小:54.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_第1页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_第2页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_第3页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活态流变的精神财富。为了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文章针对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认识、观念、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做了相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策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83-01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外来文化不断强势浸染的现代生活

2、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冲突日益加深,同时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的迁徙和聚集,旅游开发热潮的持续高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变异或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教育导向式保护,提髙民族文化自信心。一个民族只有将文化视为自尊,保护才能成为自觉行为,进而才能更好地传承、利用和发展。教育传承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最佳、最深入的方式,它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

3、认知过程。所以,可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带入课堂,使国民从小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同时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内涵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新方式、容纳新内容,以更加适应当前民众的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心理的需求,使之达到自觉认识和回归。有的放矢,动态传承与静态保护相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保护过程中依然存有各种悖论。是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还是鼓励改革与创新?实际上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

4、发生变化,企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凝固在某一个时间状态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应与时俱进,采用动态传承与静态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构建新的文化生态,具体体现在:一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静态保护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归类存档,建立完整的资源数据库。并尽可能地进行深层次的观念上的保存,不断进行宣传普及,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提供文化展示、资源共享的平台。二是更多地、合理地开展通过教育来传承和通过开发促保护的动态传承工作,切实形成"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保护格局。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不能一味追求

5、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三是以人为本,重点保护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既是一个民族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历史知识的传承者,又是一个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了传承人就等于保护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头。切实确认传承人,努力改善传承人的生活处境,从而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生状态下顺利广泛传播。四是利用节庆、群众文化活动等,构建新的文化生态。如举办农村文化艺术节、民间艺人大赛、民俗文化庙会、开展民间艺人系列评选等民间文艺赛事,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民俗文化研究和开发基地,繁荣、活跃民族民间文化,为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全方位运作,推进保护工作持续发展。非

6、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级各地的文化部门、宣传部门以及本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相关部门和人员通力协作、互相配合,多渠道筹措资金,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政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主导职责应该是立法、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以及为实现这些保护行为而提供的司法、财政、行政、技术措施等。首先,政府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政府的这种强有力的组织能力是其他组织都无法匹敌的。通过政府的制度扶持、资金资助、宣传引导,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全国迅速崛起。但政府发挥的仅仅是导向作用,并不是全全“包办”。然后,可以

7、通过引入中介(如旅游开发),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步入市场轨道,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从而更好地区分良莠,平衡供给。文旅互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雷本教授曾经论断:“越是濒临灭绝和消亡的东西,越是吸引当今的都市旅游者。”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能够为旅游景区增加旅游项目,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审美创造活动,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更是异域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过程。它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生存的文化土壤,增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