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五跨轨铁路技术总结

高古五跨轨铁路技术总结

ID:33054599

大小:103.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高古五跨轨铁路技术总结_第1页
高古五跨轨铁路技术总结_第2页
高古五跨轨铁路技术总结_第3页
高古五跨轨铁路技术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古五跨轨铁路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UOkV壽湖〜古城变输亀线路gl跨越多轨铁路施工总结/ETT安徽送变勒工程衣司2004年9月110kV高湖〜古城变输电线路工程线路从高湖变出线后在3#〜4#塔之间跨越五轨道津浦铁路,跨越处线路与铁路夹角为86。,最外侧两轨道间距为42米,铁路两侧围栏间距为60米,轨顶至铁路边围栏处地面高度为4.6米;跨越档两边相导线间距为7.4米。本工程跨越铁路采用了搭设毛竹架,用©门钢丝绳作承力绳,用毛竹作吊架封顶;现把本次跨越铁路施工过程总结如下:一、与铁路部门联系,办理施工许可证在设计院进行线路设计时,设计院应向铁路部门提出跨越申请,该申请经铁路主管部门批复后线路方可跨越铁路。跨越施工前(应提前一个

2、月左右)应持铁路主管部门的跨越复函到铁路的电务段、水电段、车务段、工务段分别签定安全施工协议;电务段主管通讯,水电段主管铁路专用电力线路,车务段主管列车信号,工务段主管路基、围栏(包括高空跨越费)o四个部门的安全协议都签定后方可进行跨越施工。二、现场收资在线路复测过程中要注意重要跨越处的现场地形情况,有个初步印象,在基础或杆塔施工过程中要抽出时间到跨越处做专门的测量,为确定跨越措施提供可靠的现场参数。现场需要测量的主要数据有铁路轨顶距地面的高度、铁路两边的护栏之间的宽度、铁路距相邻铁塔的距离、铁路与线路的交叉角度以及铁路两边搭跨越架的地形等。三、确定施工方案本工程由于跨越点铁路两侧都是水塘

3、,使用抱杆搭设比较困难,最终确定搭设毛竹架;毛竹架的优越性在于基本不受现场地形影响。本次铁路每侧搭四排架体,内侧三排架体距地面高度为20米(距轨顶高度为15.6米),最外侧架体距地面高度为15米(主要作用是提高架体的抗风能力)。封顶采用钢丝绳做承力绳,用毛竹做吊架进行封顶施工。吊架间距5米左右。四、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控制点在架体搭设过程中主要控制毛竹的选用和架体间距的控制:1、要求生长期四至六年的粗壮毛竹,三年以下和七年以上的不宜使用,青嫩、枯脆、有麻斑或虫蛀的及裂缝超过一节均不准使用;2、在正常施工中,为操作方便,大横杆间距为1.4-1.6米,而《规范》要求为1・2米,为了达到《规范》要求

4、,我们多次对施工人员强调此事,并在施工过程中在现场进行控制。封顶过程主要控制信号、承力钢丝绳的弧垂:1、在封顶施工过程中要有铁路部门派专人到现场传递列车往来信号配合施工,施工队也应派专人在施工点两侧传递信号;2、四根承力钢丝绳的弧垂要基本一致,保持吊架在空中基本水平,并保证吊架安装后对轨顶的安全距离。五、其他注意事项1、吊架毛竹宜选用(J)80—4)100的干燥毛竹,若选用过粗的新竹会增加架体的垂直核载和加大承力钢丝绳的受力。2、架体内侧绑扎承力钢丝绳的站柱毛竹应使用两根毛竹并排绑扎以增加架体承受集中核载的能力。3、封顶施工不得使用尼龙网,避免有列车快速通过跨越点时产生的强风使尼龙网上下摆

5、动。4、封顶吊架对轨顶的最小距离需要比《规范》规定的6.5米有所提高,因为铁路部门现已有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行,该列车的高度为7.965、铁路部门不允许在路基范围内打铁桩及钻钻桩等有损路基活动,跨越架的内拉线不能安装(限制了使用冲天抱杆搭设跨越架)。6、在封顶过程中钢丝绳等导体不能接触到轨道,避免两条轨道短路使铁路信号混乱。附:铁路跨越架照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