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

ID:33100593

大小:3.02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2-20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_第1页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_第2页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_第3页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_第4页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东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姓名:孙坤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水产养殖指导教师:陈刚;张健东201206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食性转换期投饵策略的研究摘要目前海水鱼苗的培育主要还是依赖生物饵料(藻类、轮虫和卤虫)作为其早期发育阶段的主要饵料,在鱼苗培育成本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本实验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斜带石斑鱼食性转换期的投饵策略,探索用商业饲料替代生物饵料的转饵方法,旨在减少生物饵料的支出、降低育苗生产成本。转饵实验一:以36D(Daysafterhatch)初始体重为(0.23+0.019)斜带石斑鱼稚鱼为对象,设计5个投喂组:生物饵料组

2、(Livepreyregime,LP组),实验期间仅投喂冰冻大卤虫(虾片养殖10d以上);福星配合饲料组(Inertdietregime,ID组),实验期间仅投喂配合饲料;3个混合投喂组,配合饲料分别替代25%、50%和75%的大卤虫。实验至鱼苗63D结束,每个投喂组设3个平行。27d饲养结果表明:(1)50%ID组、75%ID组和ID组生长较快,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9.8%、lO.2%和9.7%,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O.05);LP组实验鱼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投喂组(氏O.05)。(2)存活率随着配合饲料替代水平的升高有下降趋势。LP组存活率最高,为51.OO%,25%

3、ID组和50%ID组其次,分别为41.67%、42.67%,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75%ID组和ID组存活率最低,分别为37.67%、38.67%,两者差异不显著(尸>0.05),但与其他三者差异显著(P<0.05)。(3)鱼体成分:LP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6.09%,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氏0.05);75%ID组最低,与50%ID组差异不显著(胗O.05),与其他各投喂组差异显著衅0.05);粗脂肪含量各投喂组差异不显著(尸>O.05)。(4)实验期间消化酶活力变化情况:36D斜带石斑鱼稚鱼已经具有较高的消化能力,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分别为0.242、411.90

4、和30.25U/mg。随着投喂时间的延长,各投喂组淀粉酶活力表现为一直上升,至实验结束时,不同投喂组淀粉酶活力范围为0.273~0.462U/mg,差异显著(尸<0.05);且升高的幅度随着配合饲料替代比例的升高而升高,这可能与配合饲料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碳水化合物有关。胃蛋白酶活力一直保持下降趋势,至实验结束时,不同投喂组胃蛋白酶活力范围为16.64—25.48U/mg。LP组摄食冰冻大卤虫粗蛋白含量最高,然而其胃蛋白酶含量却显著低于其他投喂组(尸

5、官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其活力。脂肪酶活力各投喂组都表现出先下降后有上升。至实验结束时,随着配合饲料比例的升高,不同投喂组其脂肪酶活力呈下降趋势。LP组和25%ID组脂肪酶活力最高,分别为449.32和443.38U/mg。可能由于冰冻大卤虫缺乏海水鱼早期阶段【d.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和DHA,实验稚鱼为了获得更多这类必需脂肪酸,大量分泌脂肪酶,增加了非必需营养物质的代谢循环。转饵实验二:以36D初始体重为(0.21+0.019)斜带石斑鱼稚鱼为对象进行转饵实验。分为5个投喂组:生物饵料组(Liveprey,LP组),36D-46D投喂鲜活的大卤虫(虾片养殖10d以

6、上),46D以后改投同清配合饲料(inertdiet,ID);日清配合饲料组(Inertdietregime,ID组),对36D稚鱼直接进行转饵仪投喂配合饲料。3个混合投喂组,配合饲料分别替代25%、50%和75%的大卤虫,36D-46D进行混合投喂(CO.feeding),46D后仅投喂配合饲料。实验至鱼苗60D结束,每个投喂组设3个平行。实验结果表明:1.LP组生长最慢,末体重与其他投喂组差异显著(尸<0.05);其他投喂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胗0.05)。2.各投喂组存活率都较高,在55%以上,其中75%ID组存活率较低,与其他投喂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投喂组之间差异不显

7、著(尸>0.05)。3.各投喂组之间全鱼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尸>0.05)。全鱼粗脂肪含量以ID组最低,与其他投喂组差异显著(氏0.05);其他投喂之间全鱼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O.05)。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利用冰冻大卤虫和福星配合饲料氮稳定同位素天然丰度(6”N)存在的显著差异,通过分析饵料以及鱼体肌肉组织中615N值,评估冰冻大卤虫和福星配合饲料分别对稚、幼鱼肌肉组织生长的实际贡献率以及肌肉中营养物质的周转率。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投喂组对鱼体肌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