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ID:33179192

大小:55.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_第4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陕西省铜川市广阳中学牛兴运【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阅读文本中所包含的生命教育之因素,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珍爱生命,实现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现实生活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探析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另据统计,2004年至2009年,在我国审结的案件中几乎大

2、部分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者均为青少年所为。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会如此漠视他人的生命?这固然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这也侧面反映了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因素的不足。不可否认,今天的语文教学仍然受着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只承担着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教育。当然,这方面教育的成功确实可以让学生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不过,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应该怎样活着?那些视生命为儿戏,动不动就轻生,就杀人的社会现象就会愈加普遍。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生命教育。下面,笔者就浅谈一

3、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所做的一些初探。一、在课堂内挖掘阅读文本中所包含的生命教育之因素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使语文阅读文本显而易见地成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细品阅读文本,不难发现,许多文本都蕴含着作者对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的认识,对生命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肯定生命的意义,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作为中专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一直在做着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在文本教学中,笔者总是从文本的实际内容出发,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方法来挖掘出文本内所包含

4、的生命因素,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在上课时,笔者就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而且“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死”似乎成了作者唯一的出路。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活”,在由“死”到“活”的过程中,这就不能不提到地坛。地坛很荒芜,却并不衰败,因为有一群卑微的小生物按照自己的生存法则顽强地生活着。正是地坛中蕴含的这种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让作者对于

5、生与死有了深刻的感悟,明白了“人为什么活着”。想通了这个问题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活”的问题,而文中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应该怎样活着,应该怎样面对命运、面对苦难!通过解析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就让学生明白了: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是在这“看似无情却有情”的世界中带着“伤痛与快乐”地活着。双腿残疾的史铁生在生与死的挣扎中重新唤起对生命的认识而成为一名驰骋文坛的巨人的实例,自然使学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获得对生命意义的正确认识。再如:《安塞腰鼓》一文。这篇课文以充满激情的笔墨向人们描写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浓厚生

6、命意蕴的安塞腰鼓队表演的场面,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安塞腰鼓,既是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又是人类生命力量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在解读《安塞腰鼓》一文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安塞腰鼓的视频表演,从视听两方面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一股劲,体验到它所宣泄的如滔滔黄河般的生命的力量,从而激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然后顺势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实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生命的对话。最后笔者又把课文内容进一步迁移拓展,给学生介绍了法国阿尔贝特·史怀哲的《敬畏生命》、美国的杰克·伦敦的《热爱

7、生命》,将学生引向一个更深更广的生命空间。正是上述解读文本的方法,使学生从文本中认识了生命,懂得了欣赏生命,并于潜移默化间养成了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当然,随着文本坐标的位移,我们可以不断地开发出作品丰富的意蕴。让我们唤醒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清楚地领悟到:奋斗的生命是值得尊敬的,像《一碗清汤荞麦面》中的母子三人;打败困难的生命是值得骄傲的,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蝉以鸣叫宣泄它短暂的生命,落叶则化作春泥来延续它的生命。牛蒡花用它那“四面八方的刺”捍卫着自己绚烂的生命,而鲁迅则以深深的自责体现了对于生命

8、的呵护。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的五彩斑斓的世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呢?二、根植在课外非阅读文本中的生命意识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束,决不应当意味着语文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